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浙大帅哥设计了两条校园地铁

2017-08-10 10:13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郑琳 实习生 蒋天铮 通讯员 金云云 徐媛

  浙江在线8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郑琳 实习生 蒋天铮 通讯员 金云云 徐媛)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校园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一期)示意图,李欣楠设计得有模有样。

  这两天,浙大校园里两张校园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示意图——玉泉和西溪,刷屏朋友圈。

  早上起床,乘坐“西溪校区一号线”抵达餐饮中心。吃完热腾腾的早餐,换乘三号线,直达田家炳书院,开始一天的课程。晚餐时间,坐上S1线玉泉校区校际地铁,“下一站,新桥门”,下车,在玉泉校区吃个留食,驱走一天的疲劳。

  “浙大校园地铁规划图”一出炉,设计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17级秋季博士新生李欣楠马上火了。有网友评论:可以考虑和杭州地铁3号、10号、4号线的站点换乘了。

  之后,李欣楠将推出之江校区地铁线路图,其他校区的也在设计中。

  在设计浙大地铁线路图的过程中,李欣楠更多的是参考了杭州地铁线路的设计。

  “你可以发现,北京地铁大多都是直线,棋盘式的,看上去不是很美观,也不太适合学校里的格局。”于是,他采用了贴近杭州的模式,线路会比较弯,但图上的两点基本上只需要一次换乘便可以到达。

  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李欣楠也努力地将浙大的元素融入这份专属地铁线路图中。

  “浙大地铁”logo的设计源自李欣楠钱塘江骑行路过二桥杭甬高铁轨道时的灵光一现:把求是鹰设计成地铁的轨道路基,巧妙融入到“浙大地铁”的logo中。

  在整个线路图中,除了各条线路的不同色彩,其他地方都基本用的是浙大官方配色——“求是蓝”和“创新红”。不仅如此,地铁站名的设计也颇费心思。校内的一些站点,有正式名称的都尽量采用了其正式名称。在校园外的区域,则努力寻找一些有浙大特色的地方设站。遇到站名难以确定的时候,李欣楠利用各种资料寻找最适合的站名。

  比如,杭大新村站、文三新村站、留食站、花园新村站、晓风站等。

  “做这个图,让自己开心是最重要的。”在制作线路图的过程中,李欣楠发现了许许多多以前自己并不知道的地名,这些地名也起着一定的文化宣传作用,“我很享受发现过程中的喜悦。”

  李欣楠出生在号称“火车拉来的城市”的北方工业城市石家庄,他家最早就住在铁路旁,晚上火车经过时,车灯的灯光会直接打在卧室墙上。对于铁路,对于交通,李欣楠有一种特殊的好感,自己也慢慢成了铁路迷、公交迷、地铁迷(他戏称这为“人文地理迷”),养成了收集公交卡、地铁票、火车票的习惯。

  李欣楠和地图同样有着很深的渊源,小时候读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对地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时他有收集地图的爱好。大学本科读的是传播学,但在硕士和博士阶段,他回归了自己喜欢的历史地理学专业,导师杨雨蕾老师的研究方向之一便是古地图学。

  这两张地图,一站路只有50~300米,让这个规划不太可能成为现实,很多校友们在网上调侃:“西溪校区的田家炳书院和教学主楼相隔很近,还需要设立两个站点吗?”“校园面积这么小,地铁能跑得开吗?”

  对此,李欣楠“一本正经”地回复:“从求是精神的态度出发,一般城市地铁的站间距在1千米~4千米左右,用传统的地铁车型,无法在校园里使用。但让我们发扬创新精神,采用1∶20的比例缩放,那么田家炳和教学主楼虽然相隔近50米,按照比例缩放,就能达到1千米。至于怎么把人按照1∶20的缩放进去乘车嘛,是我们下一个要攻关的难题。”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