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闯红灯的外卖小哥没想到 对他作安全教育的是公安厅厅长

2017-08-09 09:02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通讯员 陈谊 记者 郭婧 培训生 刘剑乔

  徐加爱现场教育骑电动车的外卖小哥

  昨天早上,如果你在西湖大道定安路路口附近点了外卖,而外卖哥来得有点慢,那可能是因为他闯了红灯,被罚在交警岗亭抄写交规,耽搁了时间。

  昨天,省公安厅在杭州举行了全省“一创一治”(创文明交通、治秩序乱象)整治现场新闻发布活动,而这次新闻发布,就是一场在重点路口展开的集中查处活动。

  早上7点至9点半,记者蹲点的杭州西湖大道定安路路口,交警集中查处非机动车违法32起,开车打手机2起,及多次违法未处理的机动车3辆。

  其中,有一位负责该区域的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却跟着机动车红绿灯走,结果因闯红灯被交警拦住。

  当时,他还偶遇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徐加爱现场督阵,对他好一番教育:“闯红灯,容易发生事故,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你们送外卖很辛苦,父母对你们也很不放心,你要是发生什么事情,家庭怎么办?你不光是你自己的,更属于你的家庭。你不仅要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也要学会对家里人负责。”

  外卖小哥一边听一边猛点头,同时有些不好意思,“以前没想这么多,就想着早点把东西送到客户手里,今后一定注意安全。”

  记者在现场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些违法行为的发生,很大原因是对交规理解不到位,或是疏忽大意,有些人平常并不知道,看似不起眼的一些细节,其实都是犯规的。

  违法行为1  开车等红灯时看微信

  昨天早上八点半,一辆灰色小轿车被交警拦停,民警告诉司机:“你刚刚开车玩手机,要记2分,罚款50元。”

  “我开车时又没玩手机,就是等红灯时,刚好同事有个微信发过来,就接了一下。”车上下来一名穿条纹衫的男子吴先生,反复与交警强调,自己使用手机时并没有开车。

  然而执勤交警董敏剑说:“只要你没有将车停好在规定泊位内,都处于汽车驾驶过程中。所以,在等待红绿灯时看手机,肯定是违规的。”

  董敏剑说,有实验数据显示,在车速60km/h的情况下,仅低头看手机3秒,就相当于盲开50米,也就是说,等你抬头发现情况,到踩刹车再到刹住车,已经在50米开外,这是相当危险的。“别说是看微信了,就算是使用手机导航,我们也建议在车辆行驶前设置完毕,并使用车载支架固定手机,通过语音播报导航。”

  据了解,今年1至7月,全省查处开车打手机违法行为14.8万起。

  违法行为2  驾驶的车辆违法未处理超5次

  吴先生被现场处罚教育后,本可以开车离开,但民警发现,他的车还有6次违法未处理。

  “这车不是我的,是我老婆的,我不知道她有这么多违法啊。”吴先生委屈地说。因为不是他的车,他处理不来,只能让交警把车子扣下了。

  昨天因为司机不是车主,只能让交警将车暂扣的,还有一辆白色商务车。

  当时司机正在送女儿去少年宫上课的路上,被拦停才知道自己开的车有6次违法未处理,“这车是公司的,好几个司机在开,要回去确认下是谁违的法,才能处理。”

  杭州上城交警大队吴山中队中队长周毅华说:“现在很多重点路口都设有卡口,一旦有违法未处理5次以上的车辆经过,数据就会自动发送到执勤交警系统上,执勤交警就会在下一个路口拦停该车辆,而拦停主要目的,是督促车主尽快处理违法,车主如果当场通过网络处理完违法,交警便可放行,不需要扣车了。”

  违法行为3  骑着共享单车街头逆行

  昨天早上,定安路路口,最热闹的还是岗亭里的受教位,4个位置没有空过,坐满了抄写交规的违法人。

  这是杭州在重点路口建立的32个电动自行车违法人现场教育点之一,在依法实施警告处罚的同时,组织开展“现场手抄交规”“体验执法”等现场安全教育。

  周毅华介绍说,这个路口靠近西湖,一般一天会碰到100多起非机动车违法行为,其中,违法车辆为共享单车的占90%。

  昨天上午9点过后,就陆续有骑共享单车的路人被请到岗亭学习交规,大多是因为逆行。

  一位来自安徽的女士说:“我十年没骑过车了,昨天刚带读小学的女儿来杭州玩,女儿非要试试共享单车,于是我早上刚刚下载了软件,借了车,从十五奎巷出发到西湖边玩,因为不熟嘛,一路都在问路。别人告诉我走这条路,我就走了,结果刚骑上,就被抓了。”

  她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一直在旁边看妈妈抄写交规,不过认不全字,于是她干脆给女儿上起交规课:“你记住,在我们中国呢,在路上是要靠右边走的,如果去欧洲的一些国家呢,才可以靠左边走……”

  接下来同样因逆行在学习交规的两位姑娘,也同样是刚借上共享单车,只顾着往西湖去,而忽视了车行方向。

  违法行为4  机动车遮挡号牌 交警指挥室就能揪出来

  除了现场查处的违法行为,其实,有80%的违法行为,是通过监控数据进行非现场查处的。

  昨天,在上城大队分指挥室,工作人员正对各重点路口的卡口点位数据,进行人工筛选处理,尤其是对遮挡车牌的车,工作人员会通过车上细节,如后视镜上小挂件,车窗上的环保贴等物件进行比对,从而找到违法车的真身。

  另外,通过卡口拍摄的车辆行驶中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司机打电话等违法行为。

  据统计,“一创一治”行动以来,杭州市共查处3.1万辆多次违法未处理车辆,查处套牌、假牌、非法改装和逾期未年检等重点违法车辆2.9万辆。同时,深挖1045个卡口点位数据,通过多系统碰撞和数据挖掘,实现24小时全时段覆盖的查处,有效解决了警力有限、点位覆盖不全、执法时段不均等问题。

  为什么要查这么严?

  公安厅厅长:最终是为了减少伤亡

  据了解,在近期公安部交管局下发的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通报中,杭州市交通违法查处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位,达到537.3万起。

  2017年3月1日至今,杭州全市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34.6万起,同比增长44.9%。其中,查处“乱行车”违法132.8万起,“乱停车”违法124.9万起,“乱过路”违法61.4万起。

  甚至,浙江省公安厅厅长徐加爱昨天早上也赶到西湖大道定安路路口亲自督阵。

  为什么浙江要查得这么严?

  徐加爱说,交通事故每天都在发生,尽管没有特大交通事故,但就好比“温水煮青蛙”,累计起来也是不得了,“我们杭州有一个很好的现象:斑马线礼让行人,但在防止交通事故和整治违法行为上,还需持续加力。”

  他说,有一个数据分析,现在发生交通事故与我们的交通违法行为相关系数82%,82%的事故是因为交通违法行为引起的,所以严查交通违法行为,最终都是为了减少伤亡。

  而可能正是这样大力度的整治,成为杭州这个城市“痛点”的“堵局”正在化解——据高德地图发布的2017年全国第一季度交通报告显示,杭州拥堵延时指数下降17.6%。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