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暑假让孩子“动”起来 家庭少些庇护子女更能自理

2017-07-25 16:56  来源:中国台州网 诸葛晨晨 王安 项宇琦

  日前,浙江教育厅官方微信发布了一则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对幼儿园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会做哪些家务,作详细罗列——

  幼儿园前(3-4岁)可以像做游戏般做简单的家务,如丢垃圾、收拾玩具、独立刷牙等;幼儿园(4-7岁)孩子可以做更多具体的任务,如饭后收拾餐桌、给自己穿衣服收拾小书包等;一年级孩子要学会独立做更多事情,如独自准备好上学、每周打扫一次房间、摆桌子和椅子等;二年级孩子可以学习一些电器使用,如使用电饭煲煮饭、会使用微波炉、收拾自己的房间等。

  台州家长对于培养孩子做家务意识,有何看法?暑假里,除了专注学业和兴趣培养,家长们是否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呢?

  学习家务来自家长引导和学校教学

  上周,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位家长,其孩子年龄跨度从6岁到16岁不等。

  绝大多数家长认同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椒江市民杨莉认为,孩子做家务,可以培育他们的劳动技能,也可以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

  孩子学习家务的渠道,主要来自家长引导和学校教学。

  付先生刚参加工作不久,妹妹目前是台州市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付先生说,老师布置周末、暑期家庭作业时,都会安排一项家务任务,“交作业的形式就是我们记录她做家务的片段,及时回馈到家长群中。”

  还有一些家长则喜欢将孩子送去参加暑期户外夏令营,通过夏令营提高生活技能。李金宇从11岁开始,父亲连续三年给他报了军事夏令营,李金宇的自理能力确实由此大大提高,学会了炒饭、生火、叠方块被等。

  椒江的萧女士则表示,长假期是锻炼孩子做家务的最好时机。她曾给孩子制定了家务小表格,刷马桶、洗碗……孩子只要做了相应的家务,就给相应的分数,累计到一定分数后,家长就会满足孩子一个愿望。

  “兴趣使然是培养孩子做家务的最好催化剂。把家政教育列为一项硬性任务,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她说,“如果孩子感兴趣,父母就要好好引导,借此提高孩子的学习、动手能力。”

  家务体验止步学习和溺爱的现象不少

  通过采访,记者也发现,台州青少年缺乏家务体验的事实存在不少。在采访的30位家长中,3-4名明确表示,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孩子已经把做家务当作生活中的习惯。

  24岁的新台州人王莉莉,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明年参加高考,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常年在台州经商。

  “从小,父母就有意识培养我们做家务。”她说,10岁以后,家里的小孩要各自洗各自的衣服,小学暑假他们会被送到乡下,帮忙做些喂鸡喂鸭等农活。“家里不会给我们灌输,家务就是女孩子做的观念,我们家庭氛围也一直很和谐。”

  而根据剩余的20多位家长反馈,他们的孩子较少做家务,且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和主动性有降低趋势,其中涉及的原因包括学业压力、长辈溺爱等。

  就读黄岩东城街道中心幼儿园的康康,这个暑假被父母送往三四个学习班。康康的妈妈章女士认为,目前教育大环境还是“学而优则仕”,“我比较在意孩子的学业,相信很多家长都认为,做家务是大人的事,孩子好好读书就行了。”

  章芸住在台州经济开发区,菜场离家不远。她曾尝试让7岁的儿子一人去菜场买豆腐,结果引起夫妻争执。“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很小就开始帮家里做事,所以希望孩子的童年生活能够轻松些。”丈夫认为,“做家务是大人的事,等孩子再长大些学也不迟。”

  章芸则认为,适当的家务对孩子成长有很大益处,想让儿子多多尝试。

  培养孩子责任感和沟通能力的机会

  2015年暑假,椒江的萧女士拍了几张照片发朋友圈,引来众好友“围观”。

  照片中,她5岁大的儿子彬彬正在洗碗。因为够不着洗水槽,他只能踩在板凳上。萧女士说,彬彬一周洗碗两三次。这一举动引来同事朋友的质疑——“老萧,孩子这么小就做家务,也太可怜了吧!”

  萧女士则认为,家长剥夺孩子的劳动机会,才是“糊涂的爱”。“孩子不愿主动参加劳动,甚至连最简单的家务也不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的未来不堪忧?”萧女士说,孩子喜欢尝试洗碗、洗衣服这类家务,“既然感兴趣,何不趁此机会,培养他做家务的意识。”

  如今7岁的彬彬,除了会洗碗、洗衣服、扫地,还在家长的监督与帮助下,学会了切菜、烤蛋糕等稍有难度的家务活。

  彬彬也有犯懒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他,‘你是家庭里的一员,家里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义务去做。”萧女士说,“从小对家庭产生责任感,这很重要。”

  章芸也认为,孩子与家长一起做家务,可以增加责任感。去年,6岁的儿子对做家务产生好奇心,在引导下,逐渐学会了叠衣服、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以前放假的时候,他去乡下奶奶家过暑假,还会跟着奶奶去地里挖土豆。通过劳动所得的食物,孩子特别有成就感,吃饭也特别香。”

  章芸还认为,让孩子参与家务,可以增进亲子感情。之前,儿子玩性大起的时候,会不依不饶地吵嚷着要爸妈陪着玩;学做家务之后,章芸发现,儿子会理解妈妈的无暇分身,有时候还会贴心给予帮助。“学会做家务,他也体会、了解了家长的辛苦。”

  家庭少些庇护,子女更能自理

  周日晚上7点,家住台州经济开发区赞扬小区的娄先生,比妻子先一步从临海回来。

  夏天酷热,一打开家门,他马上闻到食物变质的馊味,不禁皱了皱眉头。他去厨房看了看,餐桌上还摊着没吃完的外卖,一旁的垃圾箱里,则胡乱塞着一些餐盒。卫生间里,洗衣机上堆着未清洗的衣服。看着这些,娄先生叹了口气,但他似乎又习惯了这些,开始打扫。

  妻子17岁的弟弟陈宇,暑假来借住一周。上周五,他与妻子回临海看宝宝,留了弟弟一人在家。弟弟没有及时收拾,才有了上述场景。

  事实上,只要陈宇来借住,娄先生都会承包洗衣服的活儿。他曾私下向妻子陈辰抱怨:“你弟弟那么大个人,怎么衣服都不会洗?”

  陈辰说,自己和弟弟是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

  她小时候,父母从路边摆摊卖水果起家,每天忙到夜里才回家。童年留给她较深的印象,就是饭盒碰撞的哐啷声——每天傍晚放学,和奶奶一起装好饭菜后,她会拎着饭盒,一路小跑20分钟,给在菜场摆摊的爸妈送饭。

  到了她六七岁时,父母在家附近盘下店面,开起水果店。这期间,她在奶奶的指导下,学会淘米煮饭,有时候还要帮忙看店,帮忙打扫。读小学后,她在劳技课上学会了包饺子、炒饭等技能,“但是,有一次做西红柿炒蛋被油溅到后,奶奶就很少让我碰锅铲了。”陈辰说。

  之后,父母的生意越来越稳定,又开了几家店,再添了弟弟陈宇。

  家里经济条件好了,弟弟的成长跟她也不同了,不用再一路小跑跟父母送饭,不用帮忙做家务。相反,弟弟更受家人的庇护。上小学,妈妈负责上下学接送;初高中住校,他每次回家,都会拎回来一大袋攒了一个星期的脏衣服。“在我的印象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他做家务的场景。”陈辰说。

  如今,姐弟俩行事风格也截然不同,她做事麻利,弟弟则相对乖张。

  陈辰觉得,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就要离开父母的庇护,子女才能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