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2岁的章洁明奶奶穿戴整齐,完全不用家人搀扶,自己一步一步走出病房,正式出院。你完全想不到,章奶奶此前因右股骨颈骨折而紧急入院治疗。92岁的她,为自己做了一个“任性”的决定——换掉髋关节。旁边病人和家属,都对章奶奶竖起大拇指:“这么大年纪,真难得。”
这也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接诊的又一例高龄换关节老人。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当下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追求高质量晚年生活,换关节的高龄老人逐年增多。
摔了一跤 92岁老人股骨断了
章洁明奶奶,杭州人,今年92岁,平时生活在余杭某护理院。比起同年龄老人,章奶奶身体还蛮好的。最关键是,老人家心态很好,空闲时,在社区老年大学教诗词欣赏,“我妈是复旦大学毕业的,最喜欢写书法,画国画,思想蛮开明的。”章奶奶的小儿子章洪告诉记者。
章奶奶几个孩子都很孝顺,一周总来看几次。没想到,半个月前,意外发生了。
“当时我们接到电话,说我妈妈摔倒在房间,就立刻赶了过去,心里都七上八下。”章洪说。摔倒,对于年轻人来说,拍拍屁股就站起来的事情,但对于一个92岁高龄的老人来说,这一摔可麻烦。章奶奶当时就站不起来了,直接坐在地上。
老人家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检查显示:章奶奶右股骨颈骨折,右桡骨远端骨折伴右尺骨茎突撕脱性骨折。
老人坚定说:我要手术
“我们都明白骨折,对于一个高龄老人意味着什么。”章洪说。章洪的一位老领导,就因为骨折而卧病在床,不到一年,就出现了各种并发症,后续治疗非常麻烦。
此刻怎么办?章洪找到了邵逸夫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陈剑。“常规来说,骨折病人有两套治疗方案,一种是牵引治疗,愈合缓慢,病人可能一直卧床,容易引发并发症;另一种方案,则是做手术,置换髋关节。”陈剑医生说。
“开始我们还很犹豫,这么大一把年纪,手术换关节,真的可以吗?”章洪说。最后是章奶奶自己拍板:我一定要动手术,一定要自己站起来。
不过,不是所有摔伤的老人,都适合做手术。陈剑医生当即为章奶奶开辟了绿色通道,紧急入院,联合心内科、麻醉科的医生,给章奶奶的心脏、肺等身体各项指标做了全面评估,条件符合手术。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陈剑在章奶奶股骨位置开了一个10厘米不到的口子,替换了髋关节。一个小时不到,手术结束。手术后40个小时,章奶奶由家人扶着,迈出了术后第一步。“刚开始需要我们扶着,后来自己就可以走,每天来回走将近200米,老太太自己也很有信心,没过多久,她又可以重返讲台,画画写字了。”章洪说。
像章奶奶这种情况,置换了髋关节,是不是就一劳永逸?陈剑医生说:“其实章奶奶的功能康复训练,在手术后就开始了。术后每一天都有详细的功能康复训练,而不是手术后一直在床上躺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高龄老人骨折 换关节人数每年在增多
事实上,章奶奶并非邵逸夫医院骨科接诊的第一位高龄老人。“这几年,我们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高龄老人换关节逐年增多。”陈剑医生说。此前,邵逸夫医院骨科曾成功替百岁老人置换过髋关节,愈后不错。
“老年人普遍患有骨质疏松,变脆的骨稍稍给予冲击,就可能发生骨折。像章奶奶这样,因为摔倒而引起的骨折,更是常见。”陈剑医生说。“老年人最常见的三大骨折,包括脊柱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和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在三大骨折中最应警惕的是股骨近端骨折,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愈合过程很慢,老人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褥疮肺炎等并发症,任何一个并发症,都会导致病人死亡。”
所以,高龄老人更需要注意自身骨保健。陈剑医生建议,上60岁的老年人不妨做骨密度测试,由医生判定一下骨质疏松情况,一般来说,骨密度评分-2.5以下,属于骨质疏松;骨密度评分-3.5以下,则是重度骨质疏松;而章奶奶当时骨密度评分只有-5.6,骨质疏松是大问题。如果存在重度骨质疏松,则需要药物治疗。
其次,陈剑医生认为老年人需要补充钙剂,尤其是老年女性,新陈代谢逐渐变缓,消化功能减弱,钙的需要量也相对增加,在医生专业建议下,必须进行适当补钙。最后,每天必需的运动与阳光照射,也必不可少。骨骼健康,才能有效避免身体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