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朱杨健)湖州市作为我省医改的先行者,近期又出重磅举措——成立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保健集团。其作为湖州的三级医共体单位,格外引人关注,成员单位包括吴兴区人民医院,以及埭溪、八里店、东林、织里、道场、妙西等6家乡镇卫生院(含63个站点),实现了市、区、乡镇层面“一线直通、覆盖全域、服务连续”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新成立的医共体实行资源、技术、管理理念和文化的共享,并将实现相同的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后勤管理和院管质控。近日,记者走进湖州一院集团。
村民不出家门看上名医
家庭病床成为新型医护模式
“你长期卧床,肌肉不平衡,需要坚持做一些肌肉牵伸运动,同时要多热敷,按摩放松,累了不要硬撑着走,为防止跌倒,可以在床边多做力量训练……”这是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中心的孙建伟医生正在用手机指导织里镇轧村的一名张姓脑卒中患者。与此同时,通过该院云视讯平台同时手机在线的还有神经内科主任顾群和护士长沈琰以及康复科主任孙琦,他们各自通过手机屏幕获知了患者的近况并提出医嘱。
据了解,这名张姓患者四年前因高血压颅内出血虽然保住了性命,却一直瘫痪在床。记者从孙建伟医生的手机屏幕上看到,患者在家属的搀扶下正在行走。现场的家庭医生潘旭晨特别欣喜,他每周都到患者家中对其进行康复指导,碰到疑难问题,直接通过手机咨询总院专家。
湖州一院集团副院长冯文明介绍,集团今年5月底启动家庭病床,该患者是第一例,目前已建立37个家庭病床。他说,家庭病床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医护模式,是社区护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既能减轻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又能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效益极大化。
8名医护人员管理近6万名慢病患者
智慧医疗为医共体插上腾飞翅膀
在该集团的吴兴院区,记者了解到,该院区慢病中心有6万多名慢病患者,而慢病中心管理团队(含医生、专科护士、药师、康复治疗师)才8名。8名对6万名,如何服务?原来,8名工作人员每天利用信息化手段统一管理,把需要服务的数据直接以工作包形式发给基层医生。基层医生接到“命令”后及时到患者家中做诊疗,碰到问题实时请求慢病中心管理团队指导,最后把完成的工作包反馈给中心。该院区领导介绍,村医原来每天疲于填写一大堆慢病签约者档案,基本没时间随访服务,现在能腾出手来做医疗,大大提高了医疗水平。
众所周知,脑卒中后遗症等慢病不仅病程长还花费高。一院集团针对这类特殊慢病群体,一是出院时发放住院医生微信二维码,二是通过微信视频、互联网医院手机终端等直接服务乡村医生和患者,同时,医共体实行药品统一采购后患者只需在村卫生站配药,由第三方配送公司送药到家。用冯文明副院长的话说:让智慧医疗为医共体插上腾飞翅膀。
每周派出76个专家(团队)到基层
多措并举提高基层机构服务能力
在一院集团,记者了解到,总院每周派出76个专家(团队)前往吴兴院区和5个乡镇院区坐诊。一院领导说,集团工作人员2000多名,服务常住人口85万多、流动人口近90万,为此,提高基层机构治病、防病能力是重中之重。
为此,一院集团多措并举,通过模块化培训提高村医的诊疗能力并与绩效挂钩。每两月定时到卫生院进行健康讲座,借助互联网医院及微信公众平台,普及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居民防病能力。
同时,把总院更多的医生融入到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活动,签约医生24小时开机,时刻和基层医生一起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当村民有重病需要去大城市就医时,又能第一时间帮其联系转诊事宜,让村民大大省心。
据了解,目前一院集团行政、党建实现同质管理。集团总院将各卫生院及站点领导班子、综合办负责人员纳入医院电子办公系统,实现动态资讯、院务公开、医疗质量等信息同步,标准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