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e农行动 正文

“蘑菇大王”韩省华:跋涉菇山四十载 用蘑菇人生照耀蘑菇世界

2017-10-07 10:17  来源:杭州网 记者 应丹
浙江城镇用户数最多,
影响力最广的微信公众号

  在神奇的大自然界,除了动物、植物之外,还有一类生物——菌物(蘑菇类)的存在,让人惊奇。它像“坠入凡间的精灵”,在幽暗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中闪闪发光。它的外形娇俏可爱,绚丽多彩,营养价值丰富,是人们餐桌上最鲜美的食物,也是治病养生的好药材,还对生态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大自然隐藏的财富。

  世界上,研究蘑菇的人无数,在中国,就有千千万万,而其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人直接或者间接都与一位蘑菇研究者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他就是“蘑菇大王”韩省华。

  走进韩省华的蘑菇世界,对他的蘑菇人生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觉得这个说法有夸张之嫌。在韩省华40多年的蘑菇从业生涯里,他曾获30多项有关研究蘑菇的部、省、市、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专利20多项;他还经常发表与菌菇相关的散文、诗歌、词赋,以及创作了风格多样的菌类绘画,在国内外办过近10场画展,赢得赞誉一片。

  难怪,他在微信上自称“蘑菇”,对自己的描述是“采蘑菇、养蘑菇、吃蘑菇、买蘑菇、卖蘑菇、写蘑菇、拍蘑菇、画蘑菇,蘑菇人生。”从采集、培植、加工、研发、经营到文化推广,韩省华参与了有关蘑菇的一切,并以此为乐,他的一生都在为菌菇事业倾注心血,他是名副其实的“蘑菇王”。

  从“天麻少年”到“灰树花之父”

  说起与蘑菇的结缘,出生于中药世家的韩省华说这跟他的家庭影响有着最天然的联系。在他8岁的时候,就开始被父亲带到山上,父亲教他如何识别中草药,还让他认识了一些可以食用和入药的菌菇,那时他就对菌菇这一神秘的“仙草”产生了兴趣。

  学业还没结束时,就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停学的韩省华和父亲上山种起了天麻,没想到还真的给他种了出来。后来,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专家到汉中推广天麻,韩省华便一路跟着听,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在医药知识匮乏的年代,韩省华对天麻的研究和栽培,让他一下子享誉全国,因而时常受邀到各地指导农民栽培天麻。

  在朋友的力荐下,韩省华作为科技人才来到庆元县工作,从此与菌菇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也翻开了他人生崭新的篇章。

  庆元是浙江传统的产菇县,更是“菇神”吴三公的诞生地。而在韩省华来到庆元时,菌菇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的栽培技术、产品销售、森林保护等都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凭着年少时对菌菇的好奇,被庆元的物产所吸引的韩省华对研究菌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庆元“正名”。在与当时菌菇界研究权威香港中文大学张树庭教授的密切联系和交流中,不仅学界认定了中国香菇生产的历史比日本要早500多年,还确立了庆元是“香菇之源”的地位。

  “不能让菌菇只停留在初级农产品阶段,要通过高科技手段,培育优质品种,提升菌菇价值。”在接触庆元菇民后,韩省华深有感触,开始了菌菇科研之路。

  “过去,代料栽培食用菌基本都用熟料,培养基杀菌温度需达到100℃并保持恒温几十个小时,费时费力费能源。”韩省华通过多次试验,终于摸索出一套将化学手段和物理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将生料的消毒温度控制在80℃到100℃之间,成功开发出让他引以为豪的食用菌栽培新成果——“促酵剂”。与传统工艺相比,“促酵剂”只需5个小时就能达到灭菌效果,此项技术能为我国食用菌生产者节省一半以上的能源和劳动力,被菇农称为“种菇新法宝”。

  韩省华在研究栽培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菌类生物医药的研究。他所进行香菇多糖、熟化香菇粉、银耳罐头、盐渍灰树花的研发曾经为地方菌类的工业产品开发做出了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他与浙江大学合作,成功开发出灰树花多糖产品——“保力生”,至今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菌类抗癌药,被国内外行业专家称为“灰树花之父”。

编辑:潘洁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