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7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玉环)这两天,垃圾分类已经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掀起“巨浪”,一波又一波的舆论聚焦,让越来越多人在茶余饭后都对这件事津津乐道。
其实,走出“沪杭甬”,垃圾分类在乡镇、农村,群众认知度更低,推行地域范围更广,集中处理难度更大,需要更加有效可行的实施方案。目前,浙江不少地方已经有了初步实践,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探寻。
陈根水将街道各小区的可回收垃圾运到垃圾再生馆
可回收垃圾处理
探索市场化运营
早晨7点多,衢州市柯城区荷花街道垃圾再生馆的陈根水师傅已经从家里出发,骑着公司为他配备的三轮车,在街道各小区里,上门回收纸板、塑料瓶、金属等这些可回收垃圾。
而在另一头,垃圾再生馆店员邓萧云也即将开启忙碌的一天。每天,她会接到五六十个电话,都是周边住户打来预约上门回收垃圾的。她的工作是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并根据信息科学安排陈根水的回收线路,确保他的工作效率。
“在小区和店铺之间来回,一天差不多要跑个十来趟。我们规定的下班时间是17:30,但是大多数时候客户电话打来了,你也不好意思不去收,所以经常加班。”陈根水告诉记者,在他和邓萧云的配合下,荷花街道每天会有约2000斤的可回收垃圾被运到垃圾再生馆里,在这里短暂“逗留”后,再被公司的大货车运到分拣中心。
在分拣中心里,这些垃圾会被精细分类和打包。记者在现场看到,分拣中心被划分为了纸板、塑料、金属等几个大区,一些大区下面又分小区,比如塑料区还分为塑料瓶、塑料薄膜、差塑料(PE)等。
垃圾再生馆的分拣中心
“垃圾分类分得越细,它的价值就会越高。比如塑料,矿泉水、雪碧、可乐这三种塑料瓶可以作为T恤的生产原料,所以它的价值是最高的。”负责垃圾再生馆运营的衢州名家保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宏伟说。
蔡宏伟告诉记者,分拣中心的作用就是通过分类,最大化实现可回收垃圾的利用价值。目前,垃圾再生馆已经和嘉兴景兴纸业、环嘉集团、清泰等公司建立了合作,为可回收垃圾找到了更好出处。
借用第三方公司的力量,实现可回收垃圾市场化处理,这是衢州市柯城区探索出来的新模式。
柯城区环卫所所长吕鹏飞告诉记者:“因为可回收垃圾末端处理系统相对成熟,所以我们在推行垃圾分类的时候,先侧重把可回收垃圾处理好。从2017年开始试水这种模式,目前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区的垃圾再生网络,并且把有毒有害垃圾的回收处理也纳入进来。这样不仅降低了基层政府的工作压力,也让这两种垃圾分类处理更加专业有效。”
截至目前,柯城区已建成垃圾再生馆39个,终端分拣中心1个,日回收可回收物30余吨,到目前为止累计处理可回收物1.1万吨、大件垃圾3.6万件,有害垃圾2.5万吨。
涧峰村的智能垃圾分类箱
运维难度大的农村
使用智能分类箱
眼下,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涧峰村村民封大爷,已经习惯了把日常生活垃圾丢到村内的智能垃圾分类箱里。在这里,只要分类正确,丢垃圾就可以赚积分,而积分可以兑换洗衣粉、脸盆等日用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封大爷拿了几斤纸板,站在智能分类箱前的特定位置,用刷脸的方式打开自己的专属账户,智能分类箱的投放口也随即开启。他按照分类,把纸板投入了纸张投放口。不一会儿,智能分类箱便自动完成纸板的计重,并为他账户积了200多分。
负责运营维护智能分类箱的一清环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龚志烨告诉记者:“村民把可回收物投到智能分类箱积分,将比直接出售更划算。我们的回收价格比市面高,另外积分也采取‘1元=100积分+10增送积分’的规则。比如,今天纸板的回收价格是1元/公斤,那么1斤纸板价值是0.5元,可以积55分,相当于0.55元。”
向村民发放的文明风尚积分卡
龚志烨表示,除了这些可回收物,村民丢易腐和其他垃圾也可以积分,只要在投递的垃圾袋上贴上个人专属的二维码,后期工作人员开袋检查,确认投放无误后也可以积分入卡。而这个二维码,也实现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实现了垃圾分类可追溯,这也是智能分类箱起到的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在人口集聚度低、垃圾产量少的农村,实行垃圾分类困难更大,衢江区探索使用智能垃圾分类箱,把以前清运员上门收集的方式,转变成村民定时定点自觉分类投放,不仅培养起村民的分类意识和习惯,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清洁员的劳动强度。目前,这种方式已经在衢江区三个村庄进行试点,成功后将向全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