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塘栖村
塘栖村召开“村情发布会”
塘栖村北塘景观
巾帼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
“水韵江南畔,幸福塘栖村。”塘栖镇塘栖村水网密布,绿树成荫,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花果之地”。在这座“水连树,树联村”的村庄里,勤劳的人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契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改革、惠民生,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近年来,塘栖村秉承“科技富村、特色强村、品牌名村、依法治村”的发展理念,围绕“地净、物美、人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大力推进村级经济发展,规范公共村务管理,积极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3年至今,累计投入民主法治村建设资金300余万元。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村、无邪教示范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先进妇女组织、体育小康示范村、卫生村等各级荣誉80余项。
中国盲人门球训练基地、杭州星海国际大酒店、杭州塘栖法根食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坐落在塘栖村内,还有枇杷采摘园区1100亩,塘超小径水韵风情线纵跨南北……2018年,塘栖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700万元,人均年收入41860元。一幅宜居宜业宜发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塘栖村徐徐展开。
完善村民自治 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村党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小组长由民主选举产生,重大村务事项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村委会工作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民主管理,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由村监会和招投标领导小组进行民主监督……塘栖村通过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严格落实“四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汇集民智,集中民力,着力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本届塘栖村党委班子共5人,是在镇党委的统一部署下,通过村组织换届选举民主选举产生,村委班子3人,是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采取无候选人“自荐直选”的民主选举方式产生。同时,村民代表和小组长是以村民小组会议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推选产生。各项选举充分尊重民意,选举结果让村民满意。
一辆单车走村入户访民情,一本笔记承载民盼记民声,一张报表公开意见定任务,一周例会强化落实解难题。村两委班子通过学习,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办事处处为群众着想,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动“阳光村务”工作,确保塘栖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得到解决。
针对项目多、资金量大、涉及村民利益广泛的实际,塘栖村创新工作方法,在杭州地区首推“村情直通车”、设立“民情意见箱”,收集社情民意,形成“村委决策村民审”“村里项目村民督”“村官办事村民评”的工作机制,民主管理扎实细致推进。
在美丽乡村推进过程中,塘栖村坚持方案民评,组织方案评审会,由村民选出最优方案。作为立面整治“以奖代补”试点,塘栖村也探索民主实施方式,组织户主会议,由户主投票选择施工方、主材等,把决定权、监督权交给老百姓。这些正是塘栖村民主决策的缩影。塘栖村通过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议事规则,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对重大村务事项都实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民主听证”是推进民主决策的一大法宝,在“长河其道路拓宽”和“嘉凯城项目南侧道路”工程推进中,个别村民阻挠施工,影响工程推进,村委会邀请涉及区域的党员、组长、村民代表、老干部和驻村律师参与,以“听证会”的形式听取各方观点,并达成一致意见,快速有效地化解了这一困境。
塘栖村项目多,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村里成立了“民间监理”队,采取“请上来”和“走下去”双向监督的工作方法,把项目全程“晒在阳光下”,交由村民评议。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塘栖村班子与民间监理队每周召集施工、监理、设计等召开工程例会,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确保工程的安全与进度。截止目前,塘栖村已完成了美丽乡村一期的建设,二标段正在有序进行中。
村级财务情况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村里不仅建立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制度,还成立了村监会和招投标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村监会和招投标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先后对文化礼堂与文化广场、全村主干道拓宽硬化、港润大楼、“千家宴”“千福宴”“千寿宴”、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工程和活动的招投标、采购、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各项工程和活动规范、高效推进。
强化法治宣传 让法律意识在村民心中扎根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为普及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村民法律意识,提高村委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塘栖村多措并举,整合资源,在全村范围内搭建起法治宣传“一张网”。
依托“社会治理大联动”资源,塘栖村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法治宣传工作,形成网格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法治宣传格局。将全村1010户根据地理位置就近分配给100名70岁以下党员,由每名党员联系8-15户不等,并将各网格参与员与党员半交叉联系到户,组织网格长及网片组力量开展家庭走访、服务,宣传法律法规,传播法治理念。同时,建立一支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结合“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月等,开展走村入户,进行普法宣传。
培育村级特色法治文化,塘栖村打造村级廉政文化墙,开通“水乡塘栖村”微信公众号,凝聚村民“微”力量。发挥LED电子显示屏作用,拓展法治宣传传播途径。投入40余万元在全村主要出入口安装16个LED显示屏,向广大村民及外来人员不间断滚动播放政策法规、通知公告、警方提醒、平安创建、村重点工作及节日祝福、慰问等,将平安、法治宣传辐射到辖区各个角落,提高法治宣传的渗透力。
搭建法治宣传平台,也是塘栖村开展普法宣传的一大“利器”。村里建立了一所法制学校,利用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定期为村民上法制课,结合“一村一顾问”,开展普法讲座,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同时,建立法治宣传专栏、设立法律图书角,为村民提供学习法律知识的场所。并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活动,法治文化进农村文化大礼堂活动受到村民欢迎,让村民在品味文艺盛宴的同时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创新基层治理
让村风民风在矛盾化解中转变
塘栖有句老话:“一场官司三代仇”。为了促进村民间的和谐相处,塘栖村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重视矛盾的前期调解,将村民间的矛盾扼制在萌芽状态,避免村民“赢了官司伤了和气”。
2018年,塘栖村建立了“陈阿七老法官调解工作室”。工作室有4名骨干力量,除了今年71岁的塘栖镇人民法庭退休庭长陈阿七,还有曾任塘栖派出所所长、交警大队队长的郭培根,塘栖村现任治保主任沈伟,以及担任村法律顾问的塘栖法律事务所律师任国良。他们运用法律手段,将“情”与“法”相融合,帮助村民化解矛盾。工作室成立后,协助村委解决了多件矛盾纠纷案件。此外,他们还对本村服刑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日常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
去年3月,在塘栖村马家墩区块征地工作中,村民马某和姚某因之前的房屋买卖产生了经济纠纷,双方僵持不下。“陈阿七老法官调解工作室”迅速介入调解,从征迁安置房屋转让合法性、房产证办理等方面,向双方作了详细的解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签下了调解协议,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结合网格工作,塘栖村还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防范“民转刑”等工作,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无死角。2015年以来,全村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调解率、成功率均达100%,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村民的安全,是塘栖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村里通过加大人防技防投入,为村民安全护航。在全村范围内安装48个监控摄像头,并与派出所联网,进一步扩大可视化社会综合环境管控范围,配合村内6个党员先锋岗,有效保障村民的生活及出行安全。在日常工作中,深化维稳安保经验,成立志愿者巡逻队,配备巡逻车1辆,健全常态化巡控机制,每天安排6名志愿者在村域内进行巡逻,进一步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村民安居乐业,村风民风日益改善,村里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近年来,塘栖村作为美丽乡村特色示范村,村内景观打造、立面整治等工程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初现雏形。通过探索“乡村旅游+”等方式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村级集体经济崛起,为塘栖村的大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过程中,塘栖村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出一条富有水乡特色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