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的网购高峰逐渐过去,但在景宁畲族自治县红星街道王金垟村,不少网店店主和村民依然忙碌着。一排民房门前,满装茶叶、黑木耳等土特产及茶几、花架等竹木制品包裹堆积如山,村民们正逐一清点后迅速往快递车辆上搬运。
“‘双十一’当天的订单数超过5000单,销售额就接近100万。因为产品口碑好,这几天还迎来了回头购‘小高潮’。”走进村内的“一扬”电子商务店,店主陈伟玲正用手机忙着回复客户留言,短短一上午,她又在网上接到200多笔订单。
王金垟村距离县城5公里,几年前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留守村民以农耕为主。这样一个村庄缘何摇身成为“淘宝村”?陈伟玲一语道破:“是淘宝、微信朋友圈让我们抓住了商机。依托畲乡的特色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
今年32岁的陈伟玲是村里第一批开淘宝店的年轻人。2015年,在广州创业的她率先回村开网店,主要销售当地的花架、鞋架等竹制品。经过摸索和积累,第二年的年销售额就超过了1000万。陈伟玲的成功尝试,让大伙看到了希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谋划开网店做生意,互帮、互带、互传,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陆续加入电商的创业行列。短短2年间,王金垟村的大小网店已达60余家,其中80%从事竹制品、畲族特色产品销售,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王金垟村也接连捧回了“浙江省电商创业创新园”“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等招牌。
“畲之坊”“南雁贸易”等店家介绍,王金垟村最初吸引他们入内创业,兼具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原因:村内房源充足、房租相对便宜;村子临近县城,交通方便易于运输;店主大多是回村创业的老乡,抱团发展合作共赢……这些都开启了商家聚集的“加速度”,最终形成“淘宝村”。
“这一间放工艺品,这一间放山木耳和蘑菇。一共4直房间,一年租金就有2万多。”村民石德旺打开自家房门,里面码着一堆堆山货。和他一样,许多村民将原本闲置的空房改造成了库房,出租给电商老板,自己则在网店打工、提供农产品等,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门口挣上几份钱。
据统计,目前王金垟村登记在册的网店有70家,仅“双十一”当天销售额,全村就达900余万元,今年以来销售额已经超1亿了。而红星街道共有网店160多家,今年1-10月销售总额达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