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旭辉组织召开事故处理中队勤务例会。资料照片)
浙江在线3月1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祝彬杰 记者 万笑影)夜幕降临,会议室里,每日事故点评会快开始了,修军和同事们凝视着一个空位沉默不语,特意倒的开水还冒着热气,但那个熟悉的身影却永远不会出现了。
2月17日大年初二,舟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新城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张旭辉倒在工作岗位上,经全力抢救3小时后,因公殉职,年仅38岁。
永不言弃的警察梦
倒下的时候,他的手还紧紧攥着对讲机。
张旭辉对警察职业有着一种特有的情结。作为一名交警的儿子,从小,他就渴望穿上那一身帅气的警服,渴望在群众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渴望追随父亲的脚步伸张正义。
1998年,通过不懈的努力,张旭辉考上警校,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迈出坚实的一步。但是,毕业时的几分之差,差点让他与“警察梦”失之交臂。
挫折没有浇灭张旭辉从警的激情,他决定从辅警干起。2002年10月,他加入定海交警大队成为一名交通辅警,两年的辅警生涯的苦与累,却让他对警察职业的爱却日渐醇厚,“我要做警察,我喜欢做警察”的执着从不松懈。
2004年,张旭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普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如愿以偿接过父亲手中的“传接棒”,实现了“警察梦”。从此,他的一生与交警血脉相连。
逃逸侦破的百分百
累计处理道路交通事故1.2万余起,带头侦破或参与侦破道路交通肇事案件150余起,抓获交通肇事违法犯罪人员120多人,其中办理交通肇事逃逸等疑难案件75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100%。
这张成绩单,是张旭辉的同事整理的。数据的背后,浸透着张旭辉的辛勤汗水,诠释着为民请命的高尚情怀,展现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奉献与担当。
张旭辉对逃逸交通事故侦破有极为敏锐的触觉。2016年12月,新城329国道两辆摩托车相撞,伤者伤势严重。现场仅留下三四根断木和一块黑色塑料板,张旭辉勘查现场后判断,断木和塑料板并不属于事故车辆,肇事者另有其人。他克服现场施工监控条件较差的困难,仔细勘验现场痕迹,依靠几百米外的一处监控,从680余辆途经车辆中比对到了“真凶”,仅15个小时就破获了这起交通肇事逃逸案。
“铁人”,同事们总是这么形容他。中午从不休息,晚上多半在工作,有事情多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喜欢“琢磨琢磨”。碰到第一句永远是“XX案子做好了没有?”,一直都是“琢磨”状态。也有同事叫他“犟驴”“工头”,对自己认定的观点,“很难改变”,每每电话响起,多半是“来工作了”。春节前,张旭辉带领事故中队连续奋战,排除交通安全隐患34处,就在他牺牲的前几个小时,他还特意让修军去看看隐患的治理情况,并嘱咐一定要细致。
铁血警察也柔情
“公”字当头,秉公执法,是张旭辉的工作准则。
2017年5月,辖区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方当事人通过朋友找到张旭辉,希望在处理的时候少担点责任、少赔点钱,并表示会给予好处。张旭辉只说了一句话:“法律比我大,死者比我大,事实比我大,我有什么权利胡乱判定?”说完把朋友撵出门。2017年2月,张旭辉的一名亲戚因酒驾被查获,这位亲戚连连“电话求救”,张旭辉接到电话后只给办案民警发了四个字的短信:依法办理。至今,这名亲戚再也没有登过张旭辉家的门。
张旭辉作风硬朗,但也有“柔情似水”的时刻,这种柔情,对同事,更是对家人。事故中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打完“硬仗”之后,要到张队家里聚一聚,前提是必须所有人都带上家属,缺一不成席。在这一天,张旭辉会褪下硬汉的“外衣”,亲自下厨烧一桌好菜,大伙吃顿便饭,聊聊心情,缓解一下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每当这时,张旭辉会向家属解释近期工作忙的原因,打消家属们心里的顾虑。这种特殊的“家属汇报会”,让大家的心贴得更近。张旭辉常说:“一个铁打的团队,需要每个人的付出,更需要家属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对于张旭辉来说,好交警和好儿子、好父亲一直“两难全”,因为忙于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他和老父母一个月也见不了几面,多年来,每当说起女儿他总是默默流泪,如今,这种愧疚却永远无法弥补了。
张旭辉走了,带着对亲人战友的深深眷恋,带着对交警事业的无限热爱……但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交警,正如他的名字,旭日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