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旅游人文 正文

过原味新年 享文化大餐

2018-02-23 09:33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董小易 通讯员 孙升荣 赵菡萏

zjrb2018022300007v02b002.jpg

  横店庙会。

zjrb2018022300007v02b003.jpg

  宁海影院人头攒动。

  浙江在线2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董小易 通讯员 孙升荣 赵菡萏)大年初一,宁波市宁海县影院放映经理姜喆,从早上8时到晚上11时忙得没吃上一口饭。

  他供职的影院虽然在县城,体量也只是中等,但春节期间满负荷接待观众,一天60场电影排得满满的,人流量达到了8000多人次。姜喆说,作为服务在一线的影院工作人员,他已经第六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姜喆是中国电影市场逐年火爆的见证者。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大年初一,中国电影票房一天就破了13亿元,同比增长62%,创下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的新纪录。初一到初六,全国票房超56亿元,同比增长66%,观影人次达1.4亿,同比增长62%。

  浙江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数据,2月15至2月21日七天,浙江总票房达4.41亿元,大幅超越去年同期的3.16亿元;萧山德纳影城单个影院7日总票房达335万元,排名全省第一,稳居全国前十。

  电影市场的火爆,是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和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或一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而当人均GDP进一步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迅速进入“扩张时代”,目前,浙江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文化消费呈现井喷之势。如何创新文化产品、丰富文化市场内容、促进消费的转型升级,让老百姓吃上“文化大餐”,过上新时代的中国年?记者在这个新春假期走访了一番。

  内容创新 适应消费升级

  大年初二,市民小张走进杭州的金逸影视中心,惊奇地发现,这里除了看电影之外,还可以打台球、租包厢,在“影吧”里点播老电影,或者唱唱歌。他本来是打算一个人看一场《唐人街探案2》的,但距离开场还有半个多小时,他就打了一会儿台球,只花了十几元。

  金逸影视中心负责人方圆告诉记者,电影消费的火爆,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内容为王,好的文化产品才有市场。今年春节期间的几部电影,《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等,质量整体好过去年。其次,《战狼2》的火爆,培养了不少观众走进影院的习惯。最后,现在的观众追求更丰富、个性化的体验,因此,影院正在积极拓展其他文化服务项目,适应观众的“消费升级”。

  “去年9月底,我们推出了‘床厅’,让观众可以舒舒服服地躺着看电影,春节期间,我们的‘床厅’基本场场爆满;我们推出了‘台球比赛’;2月初,‘影吧’开业,共有22个包厢,可以点播电影,能唱‘卡拉OK’,还可以打牌。”高圆说。

  为了适应“消费升级”,杭州各大影院纷纷打出“特色牌”。杭州怀德电竞影视文化中心坐落在中国(杭州)电竞数娱小镇中,与其说它是一家影院,不如说它是一个以“电竞+影视”为特色的综合体,它也是全国第一家把电竞与电影结合的综合体。

  近年来,中国文化消费市场不断扩大,90后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尤其旺盛。“年轻人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对新兴事物充满好奇和向往,追求时尚、个性,‘电竞’元素无疑很好地拉近了影院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影厅除了可以放电影之外,还可以直播一系列的电竞赛事,并且涵盖了餐厅、品牌馆、游戏体验馆、电竞互动娱乐区等多个区块,让消费者的体验更丰富。”阿里影业星际影视总监徐帅飞说。

  民俗活动 增添时代内涵

  这个春节,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的回归,我们看到消费者对春节传统民俗文化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景区、博物馆、图书馆通过民俗活动,大大增加了文化附加值,提升了居民的体验感。

  不少杭州人专门赶去横店,过一个热闹的民俗年。春节期间,横店圆明园的新园开门迎客,“闹新春、赏非遗”的大型活动中,二龙戏珠、走马、旱船、踩高跷……各种民间传统非遗表演轮番上演,传递浓浓中国年味。据横店圆明新园数据统计,今年自驾游散客,以及通过网络购票的游客相比往年同比增加20%以上,观看大型实景演出《火烧圆明园》的游客增加了50%。

  横店春节大庙会也做了“升级”。在大庙会里,水墨画一般的江南水乡,被上万只七彩灯盏和大红灯笼装点一新,更与横店的影视文化相融合,推出《花千骨》《芈月传》《甄嬛传》《捉妖记》等十几组影视主题灯展。游客还可以体验到影视剧中人物最爱的美食,比如《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周莹爱吃的甑糕、吴聘的盒饭等等……

  横店影视城相关工作人员分析,“民俗年+影视文化”的方式,为文化消费增加了不少附加值。“越来越多的人怀念传统,才有了横店庙会一年又一年的‘升级’。今年我们重点推出了多款文创产品,比如‘台词头箍’,上书‘本宫我最美’‘我是演员’‘请开始你的表演’等,还有‘大侠的酒’‘娘娘的香’等,非常受欢迎。”

  杭州宋城也有原汁原味的“中国年”。走在宋城景区,仿佛时光已然穿越回宋朝。游客们人人身披绒毛斗篷,手捧汤婆子,时而可以停驻茶楼酒肆看一段舞龙舞狮,时而可以耍一把蹴鞠、骑一回竹马;一到夜晚,人人手提免费花灯,共赏“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新年灯会……

  更多的大人、孩子,选择到博物馆、图书馆过个民俗年。浙江自然博物馆推出 生肖贺岁展,科教人员不仅带领参与活动的观众朋友详细讲解狗年特展的相关知识,还通过贴福字、做红包、做贺卡、做灯笼等DIY动手做的活动,向大家传达新年的美好祝愿;杭州博物馆邀请老杭州人,用方言给孩子们讲述老底子的杭州故事;杭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推出了写春联、福字馈赠、捏塑生小狗、年画娃娃印刷、手绣等活动;杭州图书馆举行“新春剪纸沙龙”“百福中国字”“经典油画随心画”等互动活动;浙江图书馆有“老杭州记忆展”“年味中国记忆展”等展览。

  技术助力 打通线上线下

  今年,除了线下活动之外,在互联网上,直播答题、集“福”字、微信红包拜年等玩法,成为手机用户在春节娱乐消遣的新方式。通过技术的助力,文化服务打通了线上线下,为消费提供了新兴的业态。

  技术让文化“活”起来。走进浙江美术馆的《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你会发现,它远不止一个传统展出那么简单。文物、画作、VR、环幕等方式,全景讲述了水印版画穿越千年的文化,让文物也能生动起来;Teamlab“未来游乐园”展出,运用高清投影等设备,展现瑰丽的自然景观;还有NASA授权的《星球奇境》展,用360度环幕,2.6米高球幕,7.1环绕声,展现真实的宇宙……深邃的文化,因为有了技术的助力,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技术也让公共文化“新”起来。去年,杭州图书馆推出“信用借书”服务,用芝麻信用就能线上借书,快递到家,今年,这项服务继续升级,在线上可以借阅电子版图书,让阅读进一步走近普通市民;在舟山,只要登录“淘文化”网,公共文化产品的选择、交易、评价、服务一应俱全,想看哪家剧团的演出,只要动动鼠标,剧团就会“送剧”上门……

  技术更让产业格局“动”起来。春节期间,大电影《熊出没·变形记》获得了关注,在宁波慈溪的方特东方神画园,《熊出没》的IP走出大银幕,在线下与观众亲密互动;21日,熊出没文旅小镇宣布落户台州临海,将投资150亿元打造《熊出没》主题乐园。

  据测算,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而目前实际消费仅约1万亿元。提高文化消费支出比重,扩大文化消费规模潜力巨大。

  在“浙”里享受一份文化大餐,春节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彩。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