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居住在硖石街道新华社区的吴小博老人就是一位剪纸爱好者,他用一把小小剪刀在簿纸上上下反转,剪出了海宁十景,剪出了海宁名人,用最简单的道具刻画出了咱们海宁的模样。
现在的吴小博老人年过七旬,但和剪纸的结缘还是在他30多岁的时候。吴小博说,我是偶尔在报刊上看到一幅剪纸作品,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当时看到剪纸也能成为一个艺术品,我觉得这倒很有意思,所以我就跃跃欲试了。
正是这无意间的一瞥,让吴小博开始了剪纸之路。刚开始的时候,吴小博没有老师,没有工具,剪纸全凭自己悟,作品难免有些粗糙。直到后来,他获得了一次参加美术培训班的机会,这才慢慢摸着了门道。吴小博说,选题材很重要,再一个就是构图很重要,构图把握不好下面刻得再好也没用,所以前期这两部分要注意。
拿起工具创作,少则几小时,多则好几天,一番精雕细琢,才能出来一幅满意的作品。在近40年的剪纸时光里,吴小博完成了百余幅剪纸作品,有不少与海宁有关。在“海宁十景”刚刚被评选出的时候,摄影师、画家都纷纷前去拍照写生,吴小博也坐不住了,他说文化的表达怎能少得了剪纸呢?
吴小博说,主题和题材确定了之后,就看看海宁十景是哪些地方,开始去搜集素材,但是没有现成的,那么我只好背了个照相机,我就到比如像路仲,特意去了两次,一个拍照一个观察,拍完之后我就根据图片进行再创作,最后定下来就成了海宁十景的剪纸版本。
现在,吴小博的剪纸技艺越来越熟练,花样也越来越丰富,刀起剪落之间,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劳作人物都能跃然纸上。不过最让吴小博满意的还属与他人合作的海宁名人剪纸组图,他说人物剪纸,最难还是眼睛,依据每个人年龄、性格的差异,在眼睛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刻画重点。吴小博告诉记者,像蒋百里是军人,他的两只眼睛肯定特别炯炯有神,而徐志摩呢,他戴了一副眼镜,眼睛也很有神,鼻梁挺直,嘴巴也不大,给人一种书生气。
正是有了这么细致的刻画,才让一张张薄薄的纸张,也有了人物的情绪。吴小博说,他将剪纸作为自己的终身爱好,会一如既往地创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