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滚动新闻 正文

陶庄:“非遗”活态化传承助推乡村振兴

2018-12-19 11:49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倪峥嵘

  日前,陶庄镇的莲湘舞蹈队参加上海浦东“文化走亲”活动,一曲《汾南莲湘情》用莲湘打出了汾南独有的特色,让当地群众酣畅淋漓地过了把瘾……

  莲湘舞亦称打莲湘,舞者以棒敲击肩、臂、背、腿,打击出有节奏的声音,随之而边唱边跳舞蹈,两人或多人都可。过去庙会中是不可缺少的舞种之一,是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每年,陶庄镇的莲湘舞蹈队都应邀参加县、市级的莲湘舞展演。

宣卷_看图王.jpg

  近年来,陶庄镇积极打造活动阵地,通过内引外育的方式,办“活”了竹编、宣卷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非遗”活态化传承,挖掘了“柳溪第一镇”的文化内涵,助推乡村振兴。

莲湘培训_看图王.jpg

  活态化传承“非遗”

  莲湘棒按一定套路有规律地打击身体各部位或敲打地面,发出“嘁嚓、嘁嚓”的响声,在打击动作的过程中,跳出各种舞蹈动作和队形……每周四下午,汾南村莲湘队的沈龙珠、蒋龙珍等人都会来到陶庄小学给孩子们授课。今年,陶庄镇在陶庄小学开设了莲湘舞表演培训班,招收50名学生,使得莲湘这一项舞蹈型运动得到了有序的传承和发展。

  “非遗”的传承,关键是让更多的年轻一辈了解和认识。为了让陶庄的学生更多地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陶庄镇将陶庄小学打造成为该镇的“非遗”传承基地。近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代表性传承人吴连荣走进陶庄小学,为孩子们教授极具本地特色的竹编工艺。外形精美、栩栩如生的“非遗”竹编工艺品勾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在课堂上,吴连荣手把手教学生编制篮子。“竹编是一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现代机械不能替代,只能师徒传承。”吴连荣希望孩子们能喜欢上这门艺术,钻研进去,让传统竹编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宣传、推广,使陶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陶庄镇党委委员戴艳丽说。

  打造多元化阵地

  宣卷以地方方言说唱,在陶庄汾湖一带有着广泛的影响,是当地一种特色民间文化。为了传播宣卷文化,陶庄镇在金湖村成立宣卷展厅,通过电脑、电视等多媒体设施,可以现场录制并制作教学视频。今年该镇以金湖村宣卷展厅为主要阵地,已开展各类宣卷辅导及培训50余次。

EH1A6988_看图王.jpg

  如今,像这样的文化传承宣传阵地在陶庄遍地开花。在陶庄老集镇,老吴竹编工作室经过装修、改造,已经对外开放,竹编爱好者们聚集在此,探讨竹编编织的技法和手法。经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陶庄老集镇旧貌换新颜,同时还加入了“非遗”的内涵,竹编馆、草编馆等成为了陶庄“非遗”技艺对外展示的窗口。

  在陶庄镇“美丽乡村”汾南村,乡愁记忆馆、“非遗”小吃馆正在建设中,孟岩工作室已经投入使用,引进了上海画家孟岩入驻,将本地“非遗”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碰撞,产生新的火花。“我在汾南已经生活了一个多月,我觉得这个小镇特别有灵气,给我的作品带来了很多灵感。”孟岩说。

  前不久,陶庄镇将一座腾退后的老旧厂房改造成城市客厅,内部设置了陶庄记忆展示馆。今后,这里将成为陶庄对外展示非遗记忆的新窗口。

编辑:连晓佳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