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是浙江省第一个自上而下、全域开展小城镇建设管理的地级市。经过整治后的衢州颜值更高了、办法更多了、空间更大了、根基更实了,具有传统人文特色的“江南古塞”江山市廿八都镇、大陈乡获“中国幸福乡村”命名;“民国风情小镇”江山市保安乡,“关隘古镇、水墨杨林”开化县杨林镇,钱塘江“源头茶香小镇”开化县齐溪镇,“儒学小镇、画里沟溪”的柯城区沟溪乡,“千年志棠、白莲之乡”横山镇志棠村,构成了衢州 “最美乡镇”风景线,浙江省美丽乡村现场会也由此在衢隆重召开,让我们看看,衢州这些地方整治后,都变成了什么模样?
石梁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
柯城区石梁镇位于衢州市区西北部,距城区约10公里,全镇下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区域面积121.6平方公里,人口3.07万。石梁镇素以自然环境优美而取誉,有“城市后花园”之称。近年来,石梁镇先后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五水共治先进集体、衢州市卫生镇、衢州市学前教育示范镇、衢州市药品安全示范镇、衢州市无邪教镇、衢州市五长治村经验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并于2017年年7月通过了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市级技术评估,努力打造有石梁特色的“侠山义水、桔韵小镇”。
为编制整体规划,连片打造景观,实现资源共享,在柯城区委、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该镇首次尝试“EPC总承包”模式,将建成区及主要沿线的整治项目组合打包,项目库分为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乡容镇貌整治三个板块,涉及项目35个,已开工32个,开工率达91%,总投资1.24亿。
其中投资2600万实施集镇四条主街改造,全长1.6公里,于4月底彻底完成了四条主要道路的最后一层沥青浇筑以及路面标志标线的划定。投资120万元,着力提升集镇各类标识标牌,新增交通信号灯,安装球形抓拍系统等。总投资1200万元,实施集镇1.6公里、过境道路及花木线延伸段“上改下”、杆路整治、线路整理等内容,整治全长3.5公里,彻底消除了集镇主街“空中蛛网”乱象。总投资3000万元,先后实施外墙统一翻新,增加外墙窗框和檐沟线条,增加空调机位,底层店面统一门店柱式及卷闸门形式,原有广告店招提升等内容。
溪口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
龙游县溪口镇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竹海风情古镇”为目标,扎实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溪口镇素有“竹海古镇、偃王故里”之美称,明清时期是重要商埠,历史上名人辈出,古街老宅随处可见。除了对老街进行保护性修建外,重点把集镇沿街、沿江、沿路街道两侧建筑立面改造作为风貌复古的重要内容,共改造粉墙黛瓦、马头墙3万余平方米,累计投入800多万元。此外,在华亿广场、翠竹小区等新区复古植入江南“四合院”,灵江沿岸设置仿古走廊,老街入口建设“铜钿银子出溪口”等独特文化地标,致力于“看得见回忆、记得住乡愁”。
溪口镇借助“省级中心镇”和申报省级样板镇政策红利,共梳理出小城镇基础设施、形象提升和景观绿化工程建设项目22个,总投资近8000万元,其中EPC项目15个,施工单位为浙江建工集团。截止目前,22个项目均已开工,曙光路立面改造、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集镇公厕及停车场建设提升、金龙金苑小区环境提升等项目接近完工;投资700万元的滨溪路“白改黑”工程;老街入口建筑提升改造、强弱电入户电缆整治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推进中;此外,竹海公园、徐偃王文化园等前期项目均已形成规划设计方案,将为古镇发展再添活力。
探索实行“街长制”,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镇、村(居)干部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将集镇核心区老客运停车场改造成公共停车场,划定沿街道路机动车停车位300余个,加大巡查频次和处罚力度,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全力开展集镇街道秩序整治,清理占道经营500余户,拆除乱搭乱建3000余平米。借助“四个平台”建设,引入信息科技手段,在集镇主要路口和重要敏感点统一安装高清摄像头20余个,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探索推进“智慧城管”。成立党员志愿者文明劝导队,推举设立“民间街长”,推动集镇小区业委会建立与完善,发动“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监督,不断提升居民参与小城镇环境整治能动性,营造合力推进的强大声势。
湖镇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
衢江区湖镇镇位于龙游县东部,镇域面积101.64平方公里,下辖39个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5.1万。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中心镇建设示范试点、浙江省第三批小城市培育试点、浙江省首批中心镇和衢州市经济强镇,同时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和浙江省文化强镇。2017年湖镇镇仅集镇卫生保洁就投入资金约100万元,现有6T液压封闭式垃圾清运车两辆,小型挂桶式垃圾清运车两辆,道路洒水车1两,高压清洗车1辆,保洁人员29人。投资25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全面开展集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落实门前三包。对集镇经营户、集镇村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将集镇经营户门前三包纳入诚信经营体系。推进垃圾分类。按照“三个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充分利用“村情通”开展每月扫码评分,并评选红黑榜,促进垃圾源头分类。同时利用太阳能垃圾处理终端和机器处理终端将可烂垃圾转为有机肥还山还田,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太阳能垃圾处理终端12个,在建4个,日处理2吨的机器堆肥房1个。
全面推动取缔街道闹市小摊小贩,引导归行入市;全方位改造公交站点、公交线路,着力推动公交全域化运行,以居民公交出行供给侧改革倒逼破解残疾车乱停乱行之乱象;拆除集镇核心区老旧危房2200多平米用于建造公共停车场,划定沿街道路机动车停车位370余个;清理占道经营660余户,拆除镇域范围乱搭乱建16万方,更换店招3600余平方米,今年以来向经营户发放告知书2000多份,执法分局对屡教不改的占道经营户行政处罚46起。在新湖路设立临时摊贩疏导点,规范经营秩序;在集镇主要路口和重要敏感点统一安装高清摄像头50余个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同时由交警中队每天安排2名交警开展道路巡查,对违停的机动车进行违章拍照,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不闯红灯、不乱停乱放、礼让斑马线等文明劝导活动。
借助“一路一桥”政策红利,化虚线为实线,着手实施投资1.2亿元、全长2公里的江滨路建设,打通桥头江大桥到沙田湖连接线,延伸龙翔东路至湖镇市区,进一步缩短湖镇组团与中心城区的空间维度。投资8500万元,全面改造提升解放路、沙田湖大道、湖中路,形成贯穿全镇的“两横三纵”路网体系。投资3200余万元实施315省道、湖源线、解放路等街道杆线入地、人行道及外立面改造工程;加快研究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提升改造方案,持续推进镇北5.6公里污水管网建设;投资400余万元进行镇南垃圾中转站新建及集镇入城口改造;投资1000余万元对集镇5个小区及大明生活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