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滚动新闻 正文

脏乱差的城乡接合部有了“城里味道”

2018-06-11 17:00  来源:嘉兴日报嘉善版 记者 郁丽芳 通讯员 陈佳伟

  一说到城乡接合部,就让人联想到脏乱差的环境面貌:卫生脏乱、乱搭乱建、管理混乱……百姓的幸福感更是无从谈起。过去,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大云镇大云村的自然村严寺浜就是这样一副面貌。这段时间,随着大云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大力推进,大云村从各类环境矛盾问题最突出的严寺浜入手,大刀阔斧进行全方位环境整治,让严寺浜焕发出勃勃生机,有了“城里味道”。

  “以前啊,这里就一条3米宽的水泥路,破破烂烂的,只能容纳一辆车单向通行,现在我们把路重新浇筑了,即便是两辆车对开都没问题。”负责严寺浜环境整治的大云村村委会主任沈志良告诉记者,眼下,严寺浜经过3个月的整治,各类工程项目已接近尾声,整治效果已经显现。

  严寺浜不大,浜内只有20余户人家,但地理位置优越,紧邻集镇,紧挨集镇上的各类公共文化卫生教育设施。过去一年里,大云集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治,街面变整洁了,立面变美观了,道路变宽敞了。对比之下,紧挨集镇的严寺浜相形见绌:浜内的农民房大都建造已30多年,由于年久失修,外墙破破烂烂,一些房屋甚至连瓦片都破烂了;街面上的一些水果店、熟食店会偷偷将垃圾倾倒在浜内的抛荒地,让浜内原本杂乱的环境更加脏乱;由于疏于管理,再加上出租户多,浜内几乎每家每户的卫生情况都不容乐观,简易厕所、雨棚、车棚等乱搭乱建随处都是,然而浜内居民对环境整治尤其是村里提出的拆除搭建要求十分排斥,部分居民甚至表示不愿进行整治,整治一度遇到了巨大阻力,可以说是全村环境整治中最大的一块“硬骨头”。

  几张凳子,一张桌子,村干部和居民们围坐在一块,动员开展整治……今年3月下旬整治启动时,大云村在严寺浜小队长朱仰贤家召开了一次户主代表会议,顺利打开了整治的突破口。“我知道大家有各种顾虑,但村里开展整治,也是为了大家好,环境好了,住的心情也会好,村里说怎么整改,我们就怎么配合呗,我先给大家带个头!”代表会议上,朱仰贤主动说道,成了村里进行整治的首户人家。

  将破烂的墙面重新粉刷,将老旧的污水管重新铺排,将院内的杂物清理一空,拆除乱搭乱建,增设统一晾衣架……经过一番整治,朱仰贤家的面貌焕然一新,住在附近的邻居看了,也渐渐转变了原来的想法,开始主动配合村里整治,一户接着一户改,一家接着一家治,从前杂乱的严寺浜渐渐有了变化:房屋变美观了,道路变平整了,村里还在每家每户门前用美观砖建起了漂亮的小花园,在墙面上画上了漂亮的墙体画,从前堆满垃圾的抛荒地也被村里彻底来了个“改头换面”,栽满了各类绿色植物,变成了一处洋溢着绿意的开放式公园,居民脸上也逐渐洋溢出笑意,对这样的变化喜上心头。“原先这里的环境真是差,我们都想搬出去住了,现在没这样的想法,环境变好了,住在这里特别舒心。”一名居民说道。

  “现在还不算好,我们的目标是好上加好!”沈志良说,下一阶段,村里计划在进一步提升严寺浜环境的同时,租用居民的两处闲置用房,打造“妇女微家”和“红云微家”,让居民们再多一处学习充电、休闲娱乐的场所。除严寺浜外,大云村也在同步推进南沙浜、钱泾港、东罗秋浜、中罗秋浜等自然村的环境整治,争取点上出彩,面上开花。

编辑:徐光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