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独处,向往宁静。一个人在恬静的夜晚倚窗倾听低声的虫鸣,感受一份安然与舒适。耳边的清风是如梦如幻的乐曲,呼吸间的桂花香幽幽地倾诉着初秋的美妙,夜空闪耀着璀璨的星光,照着远处婆娑的树影,一切显得那么的和谐与美好。所有华丽的词藻顷刻间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在这平静灿烂的日子里自由落体。
远处有一颗略显孤寂的星星,独自在东边的空中闪着微弱的光,我凝视了许久,才发现是一架飞机,转眼间融入了整片星光,再也寻不见踪迹。猛然想起辛迪的诗句:“小花对牡丹说,我开故我在,待到百花齐放时,也就不再有我在;星星对星座说,我亮故我在,待到星斗满天时,也就不再有我在;溪水对长江大河说,我流故我在,待到百川归海时,也就不再有我在。”
小花虽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但它也有开放的时节,也有存在的价值,待到百花齐放,令人震撼的便是一片花海。一个公司,一个企业正是由术业有专攻的不同人才组成,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才能使整个机制运作起来,像一场演奏灵动而又美妙。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工程建设可谓是轰轰烈烈,如一场高潮迭起的冒险之旅,有艰巨的任务,有迷茫的时刻,有坚持的信念,更有丰硕的成果。漫漫几十年,它的通车实现了宁波人百年的梦想,它是智慧和勇敢的象征,是知识与力量的结合,是忠诚与理想的产物。
回首大桥建设与营运的历史,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浮现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重现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故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经济学家于光远大胆设想,提出要打通杭州湾通道,并且不顾病情参加工程评审会;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的一锤定音,使得大桥建设花落宁波;李国豪院士放弃五一长假,忙碌一周,制定桥位方案;张蔚文市长全身心投入,并积极推动项目审批;原宁波市委书记叶承垣敢想、敢说、敢做,为大桥的建设奔走呼号,发挥余热;大桥总指挥王勇知人善用,步步为营;副总指挥金建明、财务处长严宏军打开融资通道,缓解撤资风暴;冯宗朝英勇无畏,带领中港一航局承担深海区打桩任务;林国雄总工程师与自然环境和谐对话,每天前往工地以确保每个数字正确,并尽力完善每个方案;副总指挥吕忠达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建议采用“ 梁上运梁架梁” 的方案;中铁二局项目部经理刘乃生带领几个年轻人,翻译外文资料几百万字,因思考过度,一头黑发竟生生的变成白发……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这样的英雄可歌可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2011年7月17日,杭州湾大桥以97.14分顺利通过国家交通运输部组织的竣工验收。其97.02的竣工验收质量评分为目前我国桥梁工程质量鉴定最高分。这也标志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海天一洲”是大桥的点睛之笔和标志性建筑,是宁波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更是具有世界影响性的稀缺海上观光旅游资源。2011年12月18日,经过一年的艰辛筹备,它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喜迎八方来客。在这一年的筹备期中,筹备小组成员呕心沥血,不分昼夜,共召开280多个例会及研讨会议,梳理1000多项工作,并签订90多份合同。静静的夜晚,晚风总是调皮的掀起他们的窗帘,室内柔和的灯光与室外的清辉便融成了一片,亮堂堂,暖融融,空气中溢满了决心和感动。
现如今,杭州湾跨海大桥及海中平台已顺利的实现了从建设期至运营期的转变。景区开业以后,为加强内部管理,保证景区的安全运营,大桥公司共制定了80多项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开展了消防急救知识培训、紧急疏散演练等活动。同时,为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领导及各岗位员工牺牲节假日便成了家常便饭,管理人员还常常深入基层,充当导游、保安,为游客指引护驾。每当下班闲聊时问起是否想家,他们总是毫不犹豫的回答同一个字“想”。但是也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语,“我们是大桥的员工,就应该先大桥之忧而忧。” “自己因工作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只希望能为游客提供最大可能的帮助,祝他们在海天一洲能有一个愉快的假期。” “这是作为大桥员工应担负的责任。”他们的语言质朴真诚,平凡感人。
记得雷锋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 的确,不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不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爱岗敬业是每个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一块砖,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成就万丈高楼;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获得永存!企业与员工本身就是一体的,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就像鱼水关系一样,缺一不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员工万众一心,齐头并进,企业才能蓬勃发展。
在这雄伟壮阔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桥前,在这世界上唯一的海中观光平台上,不得不使人随东坡而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转念间,能为这举世的工程添砖加瓦,也不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杭州湾跨海大桥漫长而坚韧的战略布局、艰难而巧妙的融资机制、无畏而智慧的创新硕果无一不体现着“知难勇进,舍我其谁,素志争先,顽强拼搏”的精神。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大桥及“海天一洲”今后的发展需要继承这样的精神,全体工作人员更应该以创新的思维,全新的眼光,坚定的信念,无比的热诚,来延续这样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