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滚动新闻 正文

天上开出大红花

2018-04-17 11:55  来源: 褚国媛

  一端是漂泊远方的亲人

  一端是故乡翘首期盼的亲人

  题记

  小时候,每逢中秋、过年,奶奶总在想念她远在故乡的姐姐妹妹们,奶奶总是说,她们姐妹九个,她是长姐,她们姐妹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见面了。而妈妈也总是非常想念远在家乡的外公外婆舅舅阿姨们。我家住在上海,我不明白,奶奶妈妈这么想念自己的亲人,去乡下看望看望她们不就好了嘛,我小小的心眼里满满地期盼着,或许她们去时,还可以带上我一起去呢。可是我左等右等,她们总也不提去乡下的事。我想,莫非她们只是嘴巴上说说,其实心里并没有很想念吧。

  记得那是一个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初夏时节。一天,妈妈收到老家寄来的一个包裹,里面是外婆当年新晒的梅干菜,打开包裹,一股浓郁的鲜香味扑鼻而来,奶奶尝了一口后,不住地赞叹,鲜!鲜!并喃喃自语:跟我以前在老家自己晒的是一个味道。妈妈拈起一小撮梅干菜放进我的手心里,我贪婪地吃着这又咸又鲜又嫩的梅干菜,我看到,妈妈自己也拿起一片菜叶放进嘴里品尝着,眼里却忽然漾出了泪花。那天夜里,我一觉醒来,看见妈妈坐在桌子旁边写信,我走过去,看见桌上放着外婆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外婆笑得很温暖,而妈妈的眼睛却红了。我想,奶奶和妈妈她们真的是非常想念自己老家的亲人,可是我就是不明白,她们为什么总是不回老家去看看呢!

  我想,外婆家应该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到底有多远呢,有到天边那么远吗?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去外婆家,要坐一天火车,下了火车要再坐汽车,下了汽车,还要走很多很多的路才能到。啊,这么远的路啊!怪不得奶奶和妈妈总也不去,真的是太远太远了。一次偶然听到爷爷对奶奶说,其实上海距离老家周巷并不很远,只要在老家海边造一座大桥,连接到海的那一边,两个时辰就可以到上海了。我问爷爷,那为什么不造那座大桥呢,爷爷和蔼地告诉我,杭州湾海域是个特殊的喇叭形地貌形态,经常出现涌潮或暴涨潮,海水流速急,海况复杂,还经常有台风、龙卷风、雷暴天气,要在波浪滔天开阔的大海上造大桥,怎么可能呢?!就像你曾爷爷所说的,要在大海里造桥,那是白日做梦,就是神仙有心也无法做到的啊!除非天上开出朵大红花来!听了爷爷的话,我似懂非懂,我在想,爷爷的意思似乎是说大海里造不了桥,但他又说天上开出朵大红花,那意思是说等到有一天天上开出朵大红花时,就可以在大海上造大桥了?!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天上会开出朵大红花?!我傻傻地想,地上的花要开到天上去,还要开出朵大红花来,那花树得有多高花枝得有多长啊!我小小的脑袋瓜里实在想象不出那神奇的景象。天上真的会开出朵大红花吗?于是我常常一个人痴痴地望着天上,盼望有朝一日看到天上真的开出一朵红艳艳的大花来,到那时,奶奶和妈妈就可以高高兴兴回到家乡探望亲人了,当然我也就有可能跟着一起去了,那是多么快乐的事啊。可是我望了一年又一年,只看到蔚蓝的天空中,悠悠的白云,活泼的飞鸟,蚂蚱般大的银色飞机,有时看到的是墨一样黑压压的乌云,蛇一样蜿蜒扭曲的闪电,就是没有看到绽放的大红花。天上什么时候才会开出一朵大红花呢?

  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国家遭受到三年自然灾害,爸爸厂里多次动员我们家为国家分担暂时困难,于是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弟弟回了乡下的老家。清楚地记得那年深秋妈妈带着我们回老家的情形。那天晚上,我们坐上了普通客运列车回老家。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坐火车,我惊喜,兴奋,却又有丝丝惆怅袭上心头。广阔的原野上,长龙一样的绿色列车,在夜色中像脱缰的野马呼啸着向前方奔驰。列车单调的轰隆轰隆声中,乘客们上车时找座位安放行李的激动兴奋,随着夜的深入,很快被疲惫征服,很多乘客昏昏欲睡,不久就陷入混沌的深渊。我从车窗向外望,只见远处的村庄和近旁的田野都沉没在黑茫茫的夜色中,只有电线杆上黄晕的灯光和天上的星星眨着疲惫的眼睛。途径的一个个小站在黑夜里显得灯火辉煌,随着列车的行进,它们急速向后退去,很快被夜色吞没。车厢里,有人在大声说话,有孩子在哭闹,狭窄的通道上,不断有人在走动。坐在我身旁的妈妈默默无语,眉头紧锁,我知道她心里很难过。年幼的弟弟妹妹到后半夜终于抵不住疲乏,打起了瞌睡,他们的头随着列车的晃动而晃动着。我默默地看着窗外,对新的环境和前途的迷惘、担忧、恐惧,令我睡意全无。我不时地看一眼头上搁架上的几个帆布旅行袋,那是我们的行李。座位并不宽敞,坐得时间久了,腿脚麻木了,移动一下,麻辣辣的脚便针刺一样的痛。

  列车经过一夜的奔驰,第二天早上,喘着粗气停在了火车余姚站,我和弟弟妹妹帮着妈妈提着旅行袋,跟着拎着鼓鼓囊囊沉重大旅行袋的妈妈下了车。我们迈着肌肉有点僵硬的腿直奔余姚汽车站。妈妈在售票处买好车票后,我们又等待了半个多小时,才坐上余姚开往周巷的汽车。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周巷汽车站,下了汽车。我们提着沉重的行李,走了十多里高低不平的泥路,直到午饭时分才到达万寿老家。一进家门,从来不知道累的我,一坐上椅子,屁股就像被胶水黏住一样,一动也不想动了。

  这以后,我们每年总有两次要坐火车回上海与爷爷奶奶爸爸和两个姐姐团聚。爸爸的工资不高,要养活一家九口人,着实不容易。妈妈会做衣服会绣花,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做着,用赚来的不多的手工费贴补家用。我们每次来去上海的路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妈妈就尽量节省开支,她自己节衣缩食,只为能省出一些路费来。后来我和妹妹长大了,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了,但我们挣来的工分在生产队年终分红结算时,除去拿的口粮、柴禾等,不但拿不到钱,还总是倒欠生产队的钱,需要拿现钱去还。这时我才明白当年勉强温饱的岁月里,妈妈为什么除非当老家有大事时,才会匆匆回去一下,平时总也不回去的原因。才明白奶奶为什么思念家乡却难以决心启程,除了经济原因,她那粽子般畸形的小脚,摇摇晃晃也走不了那么远且又高低不平的泥路的呀。后来我从地图上了解到,原来从上海到老家,直线距离很近,而铁路线却去杭州绕了一个大弯,这是绕了多么大的一个远路!我常常想,要是杭州湾上有一座跨海大桥,那该多好啊!

  爷爷奶奶七十多岁了,爷爷总说,人老了要叶落归根。后来爷爷奶奶离开了上海回到老家,那天他们在周巷下了汽车,是姑父用手摇船接他们回家的。奶奶二十多年没有回老家了,知道奶奶回来了,她那两个比她小她20岁左右的妹妹相约着来看望她,她们走到院门时,奶奶正在石凳上洗衣服,当她们喊奶奶时,奶奶抬起头,一下子愣住了,回过神来,来不及擦一擦满是肥皂水的手,就迈着粽子般的小脚,摇摇晃晃地迎上去,她们姐妹三个的手紧紧地拉在了一起,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当奶奶知道她们九姐妹中已有六个往生了时,奶奶伤心了好久好久。

  日子一叶一叶地从生命的树上飘落,爷爷的身上有着太多的令人心疼的时光的痕迹,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走路时向前倾的身子,蹒跚的步伐,他已经85岁了。他非常想念他在上海的老朋友老邻居们,每当他跟我讲起他们之间的友情时,他那安详浑浊的眼睛里就闪着快乐的光芒,我想,这时他平和的心境里一定荡起了微波。我建议爷爷春暖花开时去上海会会他那些老朋友老邻居们,爷爷笑笑,双手一摊,无奈地说,八十多岁的人了,路远迢迢的,去不了了,当年的一别就是永别,就在梦里会吧。

  我问爷爷,他年轻时去上海谋生,是坐火车去的吗?爷爷告诉我,那时余姚还没有通火车,要先去宁波,再在宁波坐轮船去上海。那时爷爷很穷没钱,后来到庵东找了一个打鱼的人,用不多的钱坐上了打渔船,打鱼人用他的打渔船摆渡去海对岸的乍浦。那天他们出发时海上风平浪静,但船行到一半时,海上起了大风,他们的小渔船差点被风浪掀翻,差点儿葬身鱼腹。回忆起这段九死一生的往事,爷爷感慨万千。

  岁月如梭,韶光易逝,时光实在长得太瘦了,不知不觉间就从我的指缝间溜走了。转眼间,我已成家立业,孩子也上大学了。

  2000年,朋友间传着一个好消息:杭州湾上将建造起一座跨海大桥,有关方面已经论证完毕,政府已经立项了。我们为这个好消息兴奋不已。2003年6月8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奠基动工,第一根钻孔灌注桩在南岸滩涂区开始施工。期盼已久的神龙即将在故乡起飞,人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远在上海的家人,跟他们说太爷爷和爷爷们所期盼的天上开出大红花的美景,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实现了。全家为之振奋,为之激动。

  我从朋友处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当时国内第一家以地方民营企业为主体,投资超百亿的国家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雅戈尔、方太厨具、海通集团等民营企业都参与了对大桥的投资。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会大大缓解已经拥挤不堪的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以后,我们抑制不住急切的心情,曾多次去建设工地看望,但工地外围进口处有人看着,不能靠近,我们只能远远地望着。我看到,滩涂年轻健美的胸脯上,安放着一台台大型专用设备,它们像雄赳赳气昂昂的勇士坚守在岗位上。一辆辆满载建筑物资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垂下巨缆的吊车在忙碌地运行起吊,汪洋的大海上,狂野的海风里,马达轰鸣,作业的弧光闪烁,工人们操作着机器,在深水泊位里打下了一根根粗大的钢柱。我深深地敬佩他们——英雄的造桥工人,因为有他们,桀骜不驯的大海才会低头,因为有他们,巨浪滔天的大海上才会架起一道彩虹,他们是造桥的英雄,他们是谱写杰作创造奇迹的人。在他们辛勤劳作下,大桥就像初生的婴儿,在一天天生长着。每天都有新的模样。

  经过四十多个月的工程建设,2008年 5月1日,这座横跨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顺利通车了!神龙一样的跨海大桥,飞架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了!我们祖祖辈辈的梦想,在这一天终于实现了!

  清晰地记得那个狂欢夜。大家兴高采烈地走出家门,笑逐颜开地加入狂欢的队伍。有很多人自己买来了礼花在放。礼花嗖嗖地腾上夜空,流星般的火花在高空骤然绽放,绚丽的火花向四围辐射 。此起彼落的礼花在夜空中竞相开放,整个天空宛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富丽大红的牡丹花、妖娆的紫玫瑰、金灿灿的重瓣菊花、娇艳欲滴的蓝色妖姬,还有粉色的、酒红色的、嫣红的、玛瑙红的、橙红色的……各种颜色的花朵和天上的群星交相辉映,把整个夜空装扮得五彩缤纷。在璀璨光芒的映照下,人们的脸上就像刚擦上了润肤乳,光彩焕发,他们幸福地欢呼着,跳跃着。我也随着狂欢的人群一边欢呼,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对爷爷说,爷爷你看见了吗,天上真的开出了璀璨的大红花啦!

  自从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后,慈溪余姚每天有很多开往上海的汽车班车从杭州湾跨海大桥上走,只需2个半小时就可顺利到达上海南站。

  我决定帮爷爷奶奶圆梦。我用手机拍下爷爷奶奶以前的生活照片,然后拿着手机在周巷汽车站坐上了浒山开往上海的汽车。让他们和我一起欣赏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风采,感受大桥上不一样的篇章。

  不久,汽车驶上了跨海大桥的引桥。我打开手机,调出爷爷奶奶的照片,老人家慈祥的面容就出现在屏幕上。我把屏幕对着车窗。向北望去,大桥像一条神龙在天堑上向北飞跃,连接南北两岸。清晨的阳光给它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宁静而美好。我的心中涌动着强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这自豪和幸福洋溢在脸上,镌刻在我的心田。

  进入大桥主干道,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平坦宽敞,车辆在大桥上有序地高速行驶。此时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海水收敛了张扬的野性,像个柔情的女孩,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我轻声跟爷爷奶奶说,景观设计师们根据杭州湾水文环境的特点,借助了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设计了一座平面呈S形曲线的优美大桥。从侧面看,大桥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有一个高高的拱形,使大桥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桥的两边护栏,采用了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每5公里变一种颜色,这浪漫的颜色,很好地缓和了驾驶员和乘客的疲劳感。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超过了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成为世界上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我举起手机,爷爷奶奶,你们看见了吗?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当我们乘坐的汽车行驶在南、北两个航道上时,就宛如在两架巨大的竖琴中间穿行,那一根根粗黑的钢索就是琴弦,海风拨弄着琴弦,奏响了豪迈的乐章,它用独特的旋律,歌唱强大与自豪。爷爷奶奶你们听见了吗?

  汽车上的乘客们兴致勃勃地观赏着大桥不凡的风采,不时地为大桥巨大的工程而发出惊叹,幸福的光芒照耀在他们的脸上,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自豪。我双手捧着手机,就像捧起了爷爷奶奶满满的期盼,我想,如果他们地下有知,他们一定会欣慰欢愉的。

  在如诗如画如歌如花的日子里,时光过得飞快,转眼间,海天一洲建成了。这个外形酷如大鹏擎珠的建筑,宛如大桥镶嵌的一颗蓝宝石,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每当夜幕降临,这座玲珑剔透的建筑,流光溢彩的灯火成为蓝宝石中最美丽的部分。建筑外立面配备的夜景照明系统,顺应季节的变化,运用灯光的艺术,演绎出了春之神奇、夏之热情、秋之璀璨、冬之温情的神秘、遐想的无限空间。最近七八年,我经常去上海看望年迈的爸爸妈妈,有时一年就要去四五次,每次坐车经过海天一洲时,它那恢弘的模样总让我心动,我盼望着有一天能走近它,近距离地亲近它,欣赏它,拥抱它。

  老家的老房子破败不堪了,前年弟弟把它拆了,在原址上建起了一栋漂亮的别墅。去年弟弟开车带妈妈来老家住过两天,老人家在崭新气派的新房子里,拄着拐杖,从楼下走到楼上,又从楼上走到楼下,一遍又一遍地抚摸了雪白的墙壁、黄漆的楼梯扶手,抚摸了崭新的桌子椅子、漂亮的靠垫,抚摸了落地窗帘、床上柔软的被褥,她总是摸不够看不够,高兴得整天合不拢嘴。回到上海后,她一直念叨着要再次回来,她看不够杭州湾跨海大桥雄伟壮观巧夺天工的壮美景象,看不够弟弟新家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

  今年三月的一个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坐着弟弟的私家车从上海来周巷。车子行驶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夜幕笼罩的大海上,两边黄色路灯飞腾在海面上,好似银龙飞越天堑。斜拉索上的白色灯光,勾勒出钻石型双塔及A型单塔两座造型桥塔,使得它们格外玲珑剔透,看着这宏伟壮丽的景象,妈妈赞叹不已。妈妈去年来是白天,大桥恢弘的气势让她无比自豪。这次灯火辉煌令人惊艳的模样,更震撼到了她。妈妈已经是位92岁高龄的老人,历经沧桑,由于有文化,而且长期生活在魔都上海,因此阅历比较广,但她看到海天一洲的华美景象时,激动得脱口而出:我们的祖国,真厉害,能在茫茫的大海上造起这么神奇宏伟的大桥,我们的祖国,真厉害!真伟大!看呐,海天上开出了一朵璀璨的大花!

  妈妈的话,霎时令沉入时光大海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我看到了爷爷慈爱的面容和期盼又否决的眼神,他那天上开出朵大红花来的话音又一次在我的耳畔回响起来。

  那边灯火好辉煌,那是什么地方?在临近大桥南岸时,妈妈指着东南方那片流光溢彩的地方问。那是杭州湾新区。弟弟对妈妈说。我告诉妈妈。杭州湾新区是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立项开工时同时诞生的一个婴儿,这十年来,在新区历任领导和所有开发建设者的努力下,这个婴儿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了。昔日海风肆虐的荒凉滩涂上,已经迅速崛起了一座新城,吉利汽车、上汽大众、深圳华强等知名企业,杭州湾众创园、复旦杭州湾科创园都在那里落户,那里已经建设得很好很繁荣了,现代都市气息与浓郁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是个宜居宜商宜业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我自豪地说,那里是创造奇迹的地方,那里是实现梦想的地方!那里会成为国际化产业名城,现代化美丽的湾区!妈妈动情地说,了不起啊!杭州湾跨海大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深远的意义,我感受更深刻的是它的成果恩泽了人民,特别是两岸区域内的百姓,我们的家乡越变越好,老百姓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幸福啦!

  妈妈的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望着跨海大桥和新区辉煌的灯火,我自豪,我骄傲,我的心里涌起了深深的感动。历史和现实告诉我,百姓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国家好,民族好,老百姓才会好,国家繁荣富强昌盛,老百姓才会幸福。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们,要热爱祖国,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要努力学习和工作,要为我们的国家贡献力量。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和脚踏实地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一定会实现,祖国的前程会无比辉煌,人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杭州湾新区的明天也必将更加璀璨耀眼。

   

编辑:徐光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