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滚动新闻 正文

家乡记忆

2018-04-04 10:00  来源: 杨晓娜

  楼还在造。

  高楼耸立的对面,是无边的大海,这一幢幢,皆是名副其实的“海景房”。

  眺望着,一条巨龙横卧在海上,雄伟无比。那是继青岛胶州湾大桥和美国庞恰特雷恩湖桥后的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和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我徘徊在海边,这是我童年时期最热闹的一处地方。

  家乡依山傍海,被世人赞之。慈溪,它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

  慈溪的海,不似舟山,象山的那般美,没有沙滩,更没有贝壳。仅有的海水,也是带着泥土的,浑浊的海水,但却连着一座三十六公里长的跨海大桥。

  桥面上,两旁的栏杆,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令人赏心悦目。桥的中央,有两百多米高的斜拉桥塔耸立着,好一个巨人,保护着桥上来往的人们。还有那杭州湾跨海大桥独有的海中平台——海天一洲,可以看到海上风光,一览无余。

  光着脚,走在泥泞的滩涂上,与自然亲密接触。我最喜欢跟着长辈去海里,那儿有泥螺,小螃蟹,跳跳鱼,数不清的宝贝。一脚踩下去,用力了,半条腿就陷进了滩涂,和沼泽地没有区别,可却是好玩极了。

  每天潮起潮落,朦胧的记忆中,是在大桥刚刚建起之时,走在桥下,吹着风,舒服极了。

  最是喜欢夏日来海边,穿着小短裤,在滩涂里奔跑着,有时运气好了,能捡上许多活物。我也曾在这捡上过满满一桶泥螺,它们一颗一颗,静静地匍匐在滩涂上。海水冲刷过的滩涂,格外的细腻,似姑娘的皮肤,又嫩又滑。那一桶太满的泥螺,也曾被父母怀疑过是买来而不是我自己拾来的。

  海风拂过我的脸颊,多少年没来海边了。闭着眼,感受到这沧海桑田的变迁。曾经,这里一无所有,一个个桥墩的出现,看着它逐渐成长,再闻名世界。

  从上千年前,吴越两国交界之地,到今日,东海之滨,跨海大桥。

  一片海,养活了一处人。一座桥,连上了上海宁波。

  我的祖辈们,靠海而生,晒盐捕鱼。

  先人们早已远去,海还在。

  数十年,数百年,数千年过去了,海依然在。

  这片海,吞噬过无数人的生命,这片海,也养育了无数百姓。

  回到载我而来的车中,望着无比寂静的大海,它像是个垂暮的老人,少了几分生气,多了一些寂寥。

  车缓缓离去。行驶在耸立的高楼间,我看到了几条新的马路,海沧路,海阔路,海纳路。

  海,依旧是家乡历史的见证者。

  望着窗外的行道树,摇曳着,带着一丝丝的咸味。它将是涅槃重生的凤凰。

    

编辑:徐光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