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滚动新闻 正文

奉献杭桥十余载 守护大桥畅十年——记嘉兴航标站章方明同志

2018-04-04 10:12  来源: 杨杰 沈立挺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迎来通车十周年之际,有一群人却已经为大桥奉献了十四年,他们保障着桥区海域的通航安全,也守护着大桥的安全畅通。他们就是宁波航标处嘉兴航标站的工作人员,章方明同志就是他们之中的典型代表。自2004年4月嘉兴航标站正式组建一来,他就一直在这里默默地守护着大桥的航标,十余载的风霜,已让他两鬓斑白,却丝毫不减他敬业奉献的工作热情。十多年里,他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担起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守护者的职责,大桥通车十年以来的平稳运行有他的一份汗水,而他本人也多次被大桥管理部门和宁波航标处评为各类优秀和先进。

  初来乍到,他从守塔人转向守桥者

  来嘉兴航标站之前,章方明同志在七里灯塔担任灯塔主任。2003年11月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始动工,2004年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上将老章调到了新成立的嘉兴航标站担任航标组长。2004年10月,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水域设置了32座灯浮,作为施工区域的警戒标志和通航海域的助航标志,老章从此开始了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十余载的守护。

  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职责,新的环境意味着新的挑战,从管理一座综合性的灯塔,到守护辖区内各种类型的航标,除了从陆地工作到海面工作的环境转变,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环境也给老章带来了困难。大桥施工海域的32座灯浮标,分布在大桥二侧及南北航道,建设期间,参与施工的大型船舶及通行船舶较多,经常发生海上灯浮标被撞现象,每次航标巡检工作中发现航标被损坏时,都要及时修复。杭州湾海域涨潮和落潮时潮流端急,风浪也较大,在颠簸的灯浮上,在现场更换器材设备、现场气割、焊接等工作,是恢复航标效能的常见工作。有好多次,他在抢修灯浮过程中,因为灯浮不规则摇摆产生晕船呕吐,他仍旧坚持在灯浮上进行作业,直到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修复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章方明同志虽然年龄不小,但是他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积极性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他主动地学习新的业务知识,细心踏实地开展工作,碰到困难虚心向专家请教,老章在短时间内就熟悉了杭州湾水域的气象规律和潮流特点,适应了新的岗位。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并通过努力先后取得了计算机三级证书、电工和焊工等证书,很快从出色的灯塔守护者转变为优秀的大桥守护者。

  恪尽职守,他履责十余年如一日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辖区所设的航标也越来越多。2008年4月的通车前夕,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桥区航标由施工期间的32座增加到88座,设置位置也海面扩展为海面、桥墩、桥面。航标的不断增加使得原本就不多的人手更加的捉襟见肘,但是章方明并没有为此放松对大桥航标的维护管理,他认真制定月度巡检计划,合理安排人员和巡检线路,认真组织实施好航标巡检维护保养工作。特别是在巡检、灯器安装和灯浮维修加固工作中,他都能合理安排人员,密切配合实施,从不敷衍了事。

  增加的工作量容易克服,但新的工作模式却需要老章去辛苦摸索,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配套航标是我国按照新的国家桥涵标标准所设置的第一座大桥,设计、施工和巡检维护中,许多工作都是零起点。比如桥面设置的22座桥涵标,LED灯阵和附属设施均安装在大桥护栏外,临边无任何防护栏,巡检维修有时还要爬到LED灯阵钢构上,作业仅凭加长了的安全带和几块跳板,在距海面近70多米的钢构上完成维修工作。如何克服恐高、如何完成工作、如何保障安全,这些都是新的挑战。再比如14座桥墩警示标,安装在桥墩防撞钢套上,退潮时落差较大,作业时都要钻到防撞钢套内部再爬到灯桩,潮水刚退后的钢套内泥滤多,湿滑加上洞孔较多,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或坠入孔洞的危险,这又是一个挑战。在大桥通车初期,桥涵标供电线路造成的故障较多,老章都是带头进入索塔内和索塔外桥检车,因为配变电箱周边作业空间小,而且是交流高压供电,所有攀爬处均无防护栏,稍不留就有可能坠落或触电的危险,所以老章都是把危险留给自己,也只有先把危险点都摸索清楚了,他才能放心的安排后面的工作。他作为现场作业的负责人,不但自己干在一线,发挥主动示范作用,而且注重安全责任,控制风险,所以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检修工作。章方明同志经常说,虽然我们的工作地点有些偏远,但是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宁波航标人的形象,他敢吃苦、能奉献,就是因为他始终将这个观念装在了自己的心里。”

  大桥通车以来,在章方明同志和嘉兴航标站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大家十年如一日,一丝不地的完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航标维护工作,为大桥的平安畅通默默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精心守护,他的守桥者精神引领者大家

  章方明同志是嘉兴航标站里的老师傅、老大哥,但他工作中的干劲却一点不比年轻人差,有什么困难的任务,到了他的手里,总能出色地完成。精湛的技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职工碰到技术难题总喜欢向他请教,站里有困难的工作,领导也第一个想到他。正是他这样甘于奉献、踏踏实实地工作精神,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工作的认真态度,使航标站的其他同志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工作积极性得到不断提高。

  作为一名党员,章方明同志不仅自己技术过硬,还不忘“传、帮、带”,他对自己的技术从不保留。老章说“自己业务能力再好,也不可能一个人把工作完成好,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了业务能力,航标事业才会发展得更好。”十余年来,嘉兴航标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鲜的血液补充进来,为了让新人少走弯路、尽快熟悉并掌握岗位操作技术,老章总会耐心提示、反复示范,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现在,他们都已成为独当一面、技术过硬的技术骨干。明年章方明同志就要退休了,看着杭州湾跨海大桥从动工到如今的通车十周年,老章见证了杭桥的成长,虽然明年就要和耕耘十余载的杭桥告别了,但是老章一手带出来的队伍将会继续着他的使命,老章也将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杭桥。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一颗奉献于航标事业的心。章方明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党的宗旨和“三个服务”的要求,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发展默默贡献自己的着光和热。

 

编辑:徐光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