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原创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手艺人成“发言人” 这个古镇激活了70年的文化记忆

2019-06-06 14:12:0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申思婕

u=3489726199,4196154170&fm=15&gp=0.jpg

绍兴东浦镇资料照片 图据网络

  浙江在线6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申思婕)何茂泰家住绍兴东浦街道一座老桥薛家桥旁,从祖父一辈一直到现在,房子少说也有100多年了。

  提到薛家桥,老一辈东浦人没有不知道的。

  俗话说:“吹吹打打薛家桥。”这座单孔石拱桥,早年间云集手艺人和演唱艺人。时光倒退50年,桥上与桥两岸的弄堂里,锣、鼓、萧、呐样样齐全,说、拉、弹、唱个个都有,东浦的舞龙、舞狮队和划龙舟的组织领衔人物都在薛家弄内居住。

  见到记者一行时,何茂泰先很有仪式感地递上名片,一共13个前缀,何茂泰自己也笑了:“年轻时可想不到,一门舞龙舞狮的手艺,也能有今天的成就。”

  民间艺人成“文化发言人”

  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绍兴市非遗舞龙传承人、绍兴市群众文艺团队联合会龙狮团团长……这些印在名片上的身份之外,如今的何茂泰还有一个新“工作”:东浦民俗文化的“新闻发言人”。

  “我觉得我对东浦民俗最大的贡献,就是复原了濒临失传的‘水上舞龙’,表演人站在船上或平板上,龙在舞动时水花四溅,非常有特色。”一提到民俗文化,何茂泰绘声绘色,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担心记者想象不出这些画面,他还从自家一间“神秘”的小屋子里拿出两本A4纸大小的厚笔记本,打开后是两本媒体剪报,最早的一份是1968年的《人民日报》,对当时的东浦以及民间文艺家何茂泰的报道。

  “看,这就是水上舞龙,失传了60年,我不断地走访看过这一表演的老人,终于在2010年复原了,当时一表演,还挺轰动。”他指着一份2011年的简报,图片上,几个年轻小伙子站在平板上,两条色彩明艳的“龙”活灵活现。

c0e4bab8a4c64b6e87f630bce0c33bbc.jpeg

  每逢佳节,舞龙节目都会在古镇举行 受访者供图

  何茂泰的祖父是打鼓艺人,父亲是老一辈艺术家、著名绍剧男旦何秋芳,打小就受民俗文化熏陶。18岁时担任东浦文化站站长,何茂泰一直默默地收集、走访东浦民俗文化。

  “当时我们的民间舞龙舞狮队只有在政府办节的时候添彩助兴,随着东浦古镇的发展、黄酒特色小镇的建设,我们的用武之地也越来越多了。”何茂泰笑着说。

  “只要是和东浦古镇有关的报道,家乡菜、节日传统、黄酒文化、特色小镇变化,全部都得来何老师家取景采访。”东浦街道党委委员谢云飞笑着说。

  “过去东浦古镇的七十二座楼、174家店铺,我都一一走过。”何茂泰邀请记者到“神秘”的小屋,一台旧电脑,一台打印机,密密麻麻的文件与纸张,全部都是数十年来他悉心收集整理的东浦文化。绘图形式的——“东浦镇旧时老街店铺统计图表”“东浦镇上七十二个楼明细图表”;文字形式的——东浦古镇文物古迹、传统技艺、历史名人;点点滴滴,全是一位东浦人对家乡的爱。

  重拾70年前的文化记忆

  虽然如今有众多的“身份”,何茂泰还是热衷于自己的“老本行”——与民乐团的朋友吹吹打打,享受每个下午的排练时光。

  很平常的周三下午,何茂泰带记者来到东浦南村村的文化礼堂。十二名老人,二胡,板胡、三弦、月琴……一曲白蛇传在村子的午后悠扬上演。

  “我们少年时期就是很好的伙伴,如今老了,还能再一起搞文艺,好像时光倒流。”

  这让何茂泰想到自己的童年,东浦古镇上,打铁的、做油条的、理发的、做鞋的,热闹极了。“以前交通全部靠船,来往商人游客水上过,只要有一门手艺,就可以养活自己。”

  这从八旬东浦老人沈厚夫历时3年创作的《东浦古镇风情图》中可以看出,当时街河两岸繁华多彩的生活、劳动场面和民俗风情。这幅15米长的画卷以70多年前的东浦古镇为原型,有杂货店、打铁店、油烛店、米行、鱼行、山货行、箍桶担、补镬担、钉碗担、修缸担……囊括了老东浦人记忆中所有的店铺种类。此外,画上还展示了当地赛龙舟、莲花落、结婚迎亲、摔跤、举重、倒立、拉二胡、吹笛子等场景。

wb17FK01C518b007.jpg

东浦古镇风情图长卷节选资料图 图据网络

  据何茂泰回忆,上世纪90年代起,陆路交通的崛起打破了水乡小镇原有的繁荣与烟火气。“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商人也不从水上走了,手艺人很难再靠着这些养活自己。”那段时间他也感到“很孤独”,“街坊邻居都跟着打工的孩子搬走了。”

  “古色古香的老街加新区,这是黄酒小镇目前的规划。”绍兴黄酒小镇管委会副主任徐建龙说。从他办公室的窗口,可以望见正在建设中的黄酒小镇,石板桥,乌篷船,木瓦房……“黄酒特色小镇建设就是要重现上个世纪的东浦记忆,让一批民间艺术重现辉煌,民间艺人发挥余热。”

  建设黄酒文化现代小城镇

  东浦人沈文娟如今不需要再往绍兴市越城区里跑了。因为东浦街道“办啥事都方便、跳广场舞的地方也好”。

  她正在东浦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东浦客厅”办医保卡激活。从进门到办完,也就一分钟时间。要放在以前,养老保险、社保、工商登记……基本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只能往区里办,光来回公交车就要1个多小时。

  “便民服务中心去年1月开始营业,现在一共有262项业务进驻,今年还计划把养老金等中心事项的办理下放到各个村,以后村民在自家门口也可以办事。”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冯毅说。

  “商务休闲和基层党建、便民服务融为一体,这是东浦客厅的亮点。”冯毅说,占地8000平方米的“东浦客厅”共分为红立方党群服务中心、“四个平台”综合信息指挥室、便民服务中心及商业休闲中心四部分。在建筑风格上,黑瓦白墙的江南庭院也与建设中的黄酒小镇交相辉映。

  “把基础配套设施做好,通过党建引领把居民凝聚起来。”东浦街道党工委书记俞科军说,这些也都是后期黄酒小镇建设发展的基础。

timg (1).jpg

建设中的东浦黄酒小镇 受访者供图

  绍兴黄酒小镇建设与大多数的特色小镇有所不同,其范围基本涵盖整个东浦古镇核心区。可以说,东浦街道的镇区建设就是黄酒小镇建设的一部分。

  黄酒小镇想发展,人气与文化是第一位的。徐建龙也在考虑将传统的手艺人“请”回集镇核心区,保护的同时发扬、传承。这些延续了数百年的民间艺术,再也不是从前一样营生的小活儿,而是作为黄酒小镇的灵魂与核心,有了全新的内涵。

  在东浦客厅,可以看到不少与何茂泰一样的非遗传承人的事迹与照片。舞龙舞狮的非遗文化,还被写进当地中小学的教材里,甚至与孩子们喜爱的足球、篮球运动结合起来,定期上课。

  “现在经常有游客来我家做客,也有以前的老街坊又回到弄堂来,跟我聊天、吃饭,收藏了一辈子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听到,我现在一点也不觉得孤独。”何茂泰说。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