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石潇俊 通讯员 刘俊)环境变优美,秩序更井然,文化气息也愈加浓厚,四方游客络绎不绝,如今的武义县,每天都在上演着令人欣喜的改变。
自去年全省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来,武义将建设与整治并重,提升特色、挖掘文化,建立党政主导、乡镇主体、全民参与的良好推进机制。这座素有“萤石之乡,温泉之城”美称的浙中名城,正以崭新的面貌,静待风华渐展。
全县推广网格长街长制
武义县在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重视探索各种有效模式,积极鼓励各地创新各种长效机制。以柳城畲族镇为例,实施了全员制参与、网格化管理、街长制督查等长效整治机制,有效地改善了小城镇的环境状况,巩固了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
柳城畲族镇街(路)长督察劝导协助农户清理乱堆放
柳城畲族镇探索出“网格长”“街长制”以后,各乡镇、街道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比学赶超”,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推广网格化、街长制。
俞源乡在完善街长制上以网格管理为手段,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探索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整合各类微信互动平台和高清视频监控,进行曝光、交流和反馈,网格长通过地毯式巡查,将发现的问题逐级上报,并利用摄像头追责到人。
泉溪镇组建环境综合整治组全天不定时的对镇区主要街面开展巡逻检查,通过“巡查+劝导+自治”的工作模式,建立街区环境长效监管机制,确保环境整治真正有效。
为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武义县任命16名县公路路政管理大队执法人员担任穿镇公路二级路长”,16名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担任乡镇镇区主次干道二级路长”,同时共同配合当地街长开展环境卫生、道乱占、车乱开整治以及治危拆违行动。在壮大整治队伍的同时,也使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战斗力大大提升。
“引”“治”“建”力促绿色转型美丽富民
武义在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同时,精心做好“引”“治”“建”文章,提升特色,挖掘文化,推动小城镇产业发展,为绿色转型、美丽富民创造鲜活样本。
武义县桃溪镇陶村“古村新貌”
加强规划引领,实施多规融合,优化实施整治项目,是为了做好“引”的文章。一期投资23亿元,打造一镇一风情,一镇一特色。首批4个乡镇规划中桃溪和西联被评为省优秀规划。
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线乱拉”整治,是为了做深“治”的文章。上半年共清理垃圾6万多吨,拆除乱搭乱建2461宗、面积16万多平方米,整治占道经营9741宗,整治“低小散”125家;新增绿化6万多平方米,立面改造676宗、面积17万多平方米。12个乡镇通过市级卫生乡镇创建,9个乡镇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已经通过市级技术评估,大溪口乡创成省级卫生乡镇。
按照“抓点、连线、成片,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深化推广街长制,是为了做足“建”的文章。为改变环境卫生整治一阵风、易反弹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建立网格化管理、街路长制督查等长效整治机制。
通过整治,武义的小城镇正在发生蝶变,产业强镇、畲乡古镇、桃源福镇、温泉小镇、田园美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小镇,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绿色转型和美丽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