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专访①: 古镇保护与乡村旅游并肩发展 打造不可复制的诸葛八卦村
外国友人与村民合影
拍照记录
浙江在线07月19日讯 (记者 陈丽丹 李选)美丽乡村,美自何来?美在何处?“2016美丽乡村——寻找外国人眼中的最美乡村”活动,7月15日,外国友人体验漓渚镇棠棣村,从清丽幽香的兰花、秀美的山水、淳朴的民风、富裕的村民中,感受浙江乡村中的“绿富美”。
在绍兴柯桥漓渚镇,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像棠棣村这样的美丽乡村示范村还有数个,串点成线,构成一幅“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美丽乡村画卷。
漓渚镇经济发达,民生富足,拥有花卉苗木和针织家庭工业两大特色经济,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针织名镇”。2015年,漓渚镇作为“花木(兰花)小镇”列入绍兴市首批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名单。
美丽乡村建设重在政府推进

外国友人尝试兰花种植

外国友人学习越剧
漫步棠棣村,花木漫山遍野,随处可见精致的庭院绿化美化景观。玻璃房搭建的兰谷苑,是省内一流的兰花种植、培育基地,里面兰花清幽淡雅,这里是外国人体验的一个重要场所。
看到眼前的美景,人们往往想不到,就在前几年,这里还是污染环境的小工厂。杜绝污染,发展生态产业,棠棣村是漓渚镇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一个缩影。
“漓渚建设美丽乡村,源于良好的基础,重在政府推进。”漓渚镇党委书记裘剑平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漓渚镇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对镇域范围主要道路进行改造拓宽,使12个村庄道路得以贯通,镇级面貌极大改善,为“美丽乡村”连片发展奠定基础。
开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把环境整治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中心工作来抓,大力开展道路沿线、河道溪流、村庄保洁专项行动,建立长效保洁制度,村庄环境不断优化,出重拳、下狠招,彻查水环境污染隐患,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全面整治河道溪流,还漓渚清山绿水。通过几年的努力,漓渚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已远近闻名。
借助“兰文化节” 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
裘剑平介绍说,借助2015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在柯桥召开的契机,漓渚镇打造“12+1”模式。按照“一轴、两层、三片”建设思路,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景新格局,因地制宜做好精品区的提档升级及示范村的扩面提升工作。
以“兰文化节”为平台,推广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漓渚满目绿无涯,棠棣无处不逢花”,漓渚是中国花木之乡,是绍兴市花兰花的祖地。兰花是富民产业,漓渚镇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举办兰文化节,使百姓直接受益,在今年的兰文化节上,漓渚镇首次将“美丽乡村”游引入其中,设置游行线路,推介漓渚美丽乡村,吸引游客近5万人次,让更多的人了解棠棣、棠一、棠二、六峰等漓渚的美丽乡村。
“接下来,围绕美丽乡村、兰花(花木)产业,我们将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绿色产业,实现由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裘剑平说。
未来三年发展设想:打造“花木小镇”
为了引导产业发展,拉长产业链,改变分散局面,漓渚镇将利用3年时间预计投资30亿,打造一个集花木绿色、旅游休闲、健康养生为一体的“花木小镇”。
对于“花木小镇”,漓渚镇作了具体规划,计划建设一个200亩以上的花卉集市,还原漓渚花市原貌,使花木及相关产品批发零售集市常态化。漓渚镇现有花卉种植面积30500余亩,其中镇内13210亩,占镇内耕地总数的100%,依托现状,整合资源,未来将发展色块花卉观赏旅游,引进高端民宿,发展旅游、商贸三产,建立以兰文化为核心的主题餐厅、主题公园、兰文化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