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德清涡轮机械与推进系统研究院揭牌仪式 通讯员 姚海翔 摄
合唱《天下游子共此情》 通讯员 姚海翔 摄
2018年12月29日,2018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冬日的德清活力依旧,凤栖湖畔洋溢着“凤舞九天”的美好期待。当天,2018德清第九届游子文化节开幕式在德清国际会议中心举行。300多名客商齐聚凤栖湖畔,共叙乡情、共话发展。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浙江“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
辞旧迎新之际,一年一度的游子文化节,德清有哪些新期许?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之后,德清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浪潮中,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杭州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单位和人士。
试点改革添后劲:
德清承接了60余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
当下,改革已经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和“助推器”,也是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
改革,更成为县域小城德清的一张“金名片”。
目前,德清承接了60余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成为浙江县域改革的试验田。得益于试点改革和开放发展,德清县域转型积累了更多资本,也新添更多活动和动能。
30多年前,在德清洛舍镇,一位乡镇钢琴厂厂长从上海高薪引进4名技术骨干,由此在全国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辩。
30多年后,当年那位乡镇钢琴厂厂长,如今已71岁的王惠林,再回忆这段惊心动魄的往事时,心里早已波澜不惊。“是改革给我们勇气,让德清农民有信心、有魄力造钢琴。”
而当年“人才流动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逐渐演变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德清模式。从此,企业在技术、人才上的需求得到满足;科技人员有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
这是2018德清游子文化节开幕式上的一个环节——展示德清40年改革成果,并对德清改革开放亲历者进行访谈。
和王惠林一样,促成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乃至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落户德清的“老测绘”陈建国,在德清开起首家“洋家乐”的高天成,以及选择回乡创办商业新城的德清80后吴颖婕,共同与大家分享德清改革开放40年来的新发展与新面貌,以及这座国际化山水田园县城带来的包容性、前瞻性。
地信大会显红利:
签约33个项目,1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
备受关注的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已落下帷幕,后地信大会的红利逐渐显现。尤其是德清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的美誉度、知名度,转化成一个个优质项目,丰富德清产业发展的内涵。
项目集中签约、集中开竣工是本次游子文化节的“重头戏”。
此次游子文化节上,总投资160亿元的德清智能生态城开发运营合作项目、总投资52.7亿元的精功通航总部基地项目、清华——德清技术与产业创新联合研发中心项目等33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总投资328亿元。
据了解,这些项目主要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智能智造、地理信息、智慧农业等领域,将进一步推动德清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与国际化,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同时,特康本码科创中心、物产中大德清线缆智慧产业园、中南高科·运河智谷等1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额达278.9亿元,演绎德清项目双进的“速度与激情”。
“接沪融杭”谋新篇:
成立德清长三角(上海)协同创新中心
当下,长三角一体化不断“升温”,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的县区,不断加快接轨上海的脚步。德清如何抢抓机遇,书写发展新篇章?
作为此次德清游子文化节的重要子活动,2018年12月27日,“长三角一体化”德清推介会在上海举行。
区域一体化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近年来,德清不断深化“接沪融杭”成果,以“洋家乐”为代表的高端精品民宿走俏长三角。
推介会上,“德清长三角(上海)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德清驻上海人才工作站的授牌,以及“全球地理信息服务商计划”的启动,得到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德清长三角(上海)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标志德清接轨上海、抢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机遇,有了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为德清与上海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接合作,架起沟通交流的渠道;德清驻上海人才工作站的授牌,也有力促进两地开启更为深入的引才留智等区域交流合作。
推介会的另一大亮点是,全球地理信息服务商计划的启动。
据介绍,该计划是德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聚焦地理信息及其关联产业,推出的专门化创新促进计划,旨在支持地理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机构、平台和人才,开展技术研试、软件开发、装备制造等,推动德清成为全球地理信息及其关联产业的创新策源地和创业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