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人学校与惠贞书院正进行远距教学修人学校供图
买房择校的现象,发生在每个城市。而在宁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让孩子在家门口的学校就读,“因为差不多”,甚至不少农村小学近几年也出现了回流现象。
这背后有个大家都关心的话题——教育公平,这也是宁波的教育部门一直以来都在奋力追赶的一件事。
核心事件
2014年11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与比较研究报告(2014)》。《报告》显示,宁波教育公平水平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一,教育条件保障水平位列第三。这意味着,宁波努力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读好书的愿望得以实现。
一所学校的巨大变化
(讲述人:修人学校党支部书记张桂萍)
农村学校并入修人学校
硬件上做了大调整
1983年8月,我跨入教师行列,并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战线上。1991年调来慈城工作,到了这里,当时情况还是挺让我吃惊的:这是一所非常典型的农村学校,只有两幢楼,而且很破旧,只有200多个学生。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学校整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10年,我们整体合并到了宁波市修人学校。合并时,修人学校也很破旧,不过那时我们已经有了当时非常时髦的塑胶跑道。
趁着合并的那年,学校在硬件上做了大调整。可以说,除了保留大的墙体,教学楼几乎是重新建的。
记得以前,我们的校园操场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修整以后,整个校园整洁,学校焕然一新,谈不上很洋气壮观,却也舒适温馨。
年轻老师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
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
从过去“一个都不能少”,到现在“每个都要好”,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的教育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获得感:从以前的上学难,到现在上好学的转变;从以前我们力求一个都不能少,变成了现在我们追求的每个都要好。
1991年,这儿乡下的学校还是以当地的代课老师与民办老师为主,他们文化水平、学历水平普遍不高。这几年来,高学历的全日制大学生大量加入了乡村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不断补充,有的还是研究生,乡村学校的教师素养与教育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农村教师享受的培训也越来越多,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让年轻教师得到帮助,可以说我们的年轻老师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成长。同时,随着教师的不断流动,我们的老师不断交换出去,也有老师不断走进来,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新的理念,我们的老师也在不断地成长。我们还和城区的惠贞书院结对,在远程就可以观看并参与惠贞教师的课程,完全不受地域限制。
推进特色办学的创建
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五彩缤纷
再看看现在的校园,虽然不大,只有800多位学生,但有一幢专门的活动教室,其中有创客教室、计算机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科学教室,我们拥有书法、茶艺、绳操、美术社团,我们的学生也可以不仅有学习,还可以享受其他五彩缤纷的课余生活。
我们农村学校也在进行课程的改革,特别在拓展性课程的建设上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让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可能。学校也在推进特色办学的创建,我们的“四艺”——绳艺(花样绳操),茶艺(茶语清心)、书艺(翰墨飘香),农艺(绿色家园)的打造,已成了学校亮丽的名片。学校的花样绳操“绳彩飞扬”,参与了全国第四届体育教育教学展示活动的开幕式,400多人的大型花样绳操誉满全市。
书法教学是学校的又一大特色,我们的学生一年级就开始开设毛笔书法课。全校800多名学生每天中午20分钟完成一张毛笔练习。所有书写工具都由学校免费提供,并有专门老师指导。在市书研会近四年(2009—2013)的考级中,学生每次的通过率为93%以上,在市书法实验学校中成绩名列前茅。
一座城市的教育公平
(讲述人:宁波市教育局督导处处长陈纪明)
宁波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现“零择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一直以来,宁波市政府都是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目标,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全覆盖,并且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现“零择校”。
2015—2017年期间,宁波确定88所帮扶学校和104所受帮扶学校为帮扶结对学校。
2016年,宁波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对乡村教师给予很多“厚爱”。同时,出台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的意见,尤其鼓励骨干教师从城区学校流向农村学校,从优质学校流向薄弱学校。
这些年,宁波这么多的大动作,其实就是实施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战略,有效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是宁波市教育局“为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接受公平的教育”所做的努力,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宁波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6年度《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宁波市“中小学教育分项”位列全国第一。
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满堂红”
宁波向来喜欢补短板,2011年和2015年,宁波市人民政府分别出台两轮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今年实施了第三轮行动计划。目前基本形成了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多种类型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格局。
普通高中教育,立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要,在课程建设、学校文化打造、评价机制创新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1341”特色项目和省级特色示范学校创建,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初步形成特色鲜明、课程丰富、资源开放、评价多元、育人全面、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发展新局面。近年来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无论是拔尖学生数量,还是学科成绩均位居全省前茅。宁波有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16所,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39所,总共55所,位列全省前茅。
今年,宁波3个区县(市)成为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至此,宁波市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评估验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的“满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