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的下姜村(资料图)
看着大巴车缓缓停下,下姜村党总支副书记姜银祥和往常一样,将便携式扩音器往腰上一系,迎了上去。
“欢迎来到下姜村,今天我来为大家作介绍。”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讲述下姜村的“前生今世”,是姜银祥现在的一项日常工作,“下姜村是梦开始的地方,1982年包产到户,我们实现了温饱梦;这些年在省市县各级的帮助下,我们经过努力,又实现了小康梦……”
姜银祥满怀豪情讲述的“下姜故事”,就从“梦开始的地方”说起。
下姜村曾经是“有女不嫁下姜郎”、“一年只有半年粮”的穷山村。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把它作为自己的帮扶点,成为下姜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而今的下姜,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绿富美”典范,吸引了一拨接一拨的参观者慕名而来。
在村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村会计姜国炳点开电脑,统计好最新一组村里经济发展数据后,顺便算了一下自家今年以来的收入。“光是民宿这一块,今年到目前就有7万多元的进账,比去年增加了不少。”
20多年前,刚刚高中毕业的姜国炳沿着崎岖山路,走离下姜外出打工闯荡时,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资源贫瘠的山村竟会有如此的沧桑巨变,以至于2012年的一天,找上门来商量其他事情的村干部随口一句“要么你还是回家发展吧”,让他心潮涌动,毅然盘掉了城里生意不错的水果店,回到了村里。
“这些年下姜村的发展真的是可以用‘飞跃’两个字来形容,特别是近几年,下姜村的变化特别巨大。”从承包40亩荒山茶园,到开民宿,再到担任村会计,前不久刚被吸收为预备党员的姜国炳,如今在自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同时,也成为了下姜村争当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领头人之一。
“过去下姜穷,不少年轻人被迫远走他乡打工,现在大家都愿意回来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回归,让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浩强感到非常高兴,年轻人代表着希望,他们给下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去年春节过后,姜德华辞去了杭州的工作也留在了村里。
“这几年虽然人在外面工作,却一直关注着村里发展。从去年5月份就开始动了心思。”望着从门前成群结队走过的游人,姜德华笑着说,回来,除了乡情和乡愁的牵挂之外,也是因为看到了更多创业的可能性,“还有就是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也有这个义务为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做一个示范。”
半年多时间,姜德华一家就成了村里的“创业之家”,他自己利用山里的资源做起了根雕;妻子在村里开了一家甜品店;六十多岁的老父亲把荒废了十多年的篾匠手艺捡了起来,编起了竹工艺品卖给游人;母亲则做起了特色小吃,专供村里的民宿客人。一家人的生活轨迹,随着下姜村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下姜村最近这些年的变化是最明显的,经济持续发展,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最最重要的还是村民们思想观念也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创业创新的发展意识强了,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姜浩强指着几幢正在改建的民居笑着说,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民宿经济将是下姜下一步发展的新亮点。”
从老党员姜祖海2011年带头创办下姜村第一家农家乐——“望溪农家乐”开始,短短几年时间,下姜的民宿经济已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8月底,下姜村共接待游客28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93%,住宿游客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00余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只有百余户农户的下姜村,民宿将达30余家,床位500多个。
“下姜村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我们下姜村党总支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下姜村党员提出要争做‘四种人’的要求,通过党员带头做示范,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带着参观者沿着凤林港溪走了一圈,听着参观者此起彼伏的赞誉之声,有着40多年党龄的姜银祥由衷地说道,“现在我们村党总支正带领全体村民努力实现第三个梦想——乡村振兴梦。这个梦也一定能够实现!”
潮涌钱塘
下姜村曾经是“有女不嫁下姜郎”、“一年只有半年粮”的穷山村。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把它作为自己的帮扶点,成为下姜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而今的下姜,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绿富美”典范。
【寄语新时代】
下姜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这些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一步,我们村党总支将积极探索“均衡发展,共同致富”的发展新模式,努力在百姓致富、村集体经济增收上下苦功、建新功,积极发挥下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村的父老乡亲一起发展、一起振兴,争当全国乡村振兴发展的示范和标杆。
——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