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前往临安白水涧景区,新白线两侧一道道描着黑色文武线的白墙内,翠竹随风摇曳,不时有凌霄花、石榴“红杏”出墙,与路两旁的紫薇、木槿争芳斗艳,让舟车劳顿瞬间一扫而空。
峰回路转,几处竹篱笆低筑在道路两侧,蜿蜒迤逦,与摇曳的竹林掩映成趣;过了一座桥,又是几处粉墙黛瓦。墙面镂空的扇形、梅花形窗格,把远山近水、茂林修竹、农家院落收入其中,尽显江南的娟秀和清雅……
曾几何时,新白线道路窄、急弯多、坡度陡。说到昔日的新白线,郎家村党组织书记胡建群唏嘘不已。他指着不远处的村口说:“那里也曾有一个急弯,交通事故频发,以前一有车开过来,村民就要躲得远远的。”
2016年,新白线被改建成“美丽公路”,沿途的急弯实施了截弯取直,陡坡做了降坡处理。改造一新的新白线路宽平展,风景怡人,不光成了白水涧景区的迎宾大道,还成了沿途百姓的康庄大道。“我们与白水涧景区和余杭径山挨得很近,村后山还有两条瀑布,旅游资源不错。我们想把村里的径山文化与隔壁村孝村的忠孝文化整理挖掘,联手打造村落景区。”胡建群满怀憧憬。
满怀憧憬的还有天目山镇一都村的党组织书记俞涛冲,他的憧憬源于村前小道门西线的美丽蜕变。
门西线始建于民国时期,数十年间不曾拓宽大修,路面狭窄破损,从一都村到镇里需要近一个小时。去年,建设“美丽公路”的“东风”吹到这里,近20公里的道路全线拓宽美化,圆了沿线7个村万余名群众的畅行梦。
“门西线修建一新,来天目山旅游的游客过来更方便了。”俞涛冲说。眼下,一都村正借助这条“美丽公路”,结合“三改一拆”掀起一场“围墙革命”。拆除各家各院的围墙和附房,把墙内的农家院落与墙外的田园风光连成一体,修筑草坪公园和临溪绿道,打造一个集住宿、休闲、观景、亲子活动于一体的民宿群落,让村子美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胡建群和俞涛冲还在憧憬,指南村党组织书记朱文校和他的村民已经在享受“美丽公路”所带来的红利了。
指南村位于临安600米的高山上,由于交通制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紧邻太湖源景区、坐拥“华东地区最美银杏林”的指南村人只能靠山吃山,经济发展缓慢。2015年,临安着手实施205省道精品线美丽公路提升美化工程,同步打造红叶指南小镇。“美丽公路”引来源源不断的游客,也为村民打开了致富大门。如今,这个只有200来户村民的小山村,开了8家民宿、62家农家乐,还有10来户农产品经营户,2017年,接待游客26.5万人,实现营收2123万元。朱文校说,“接下来,我们准备以梯田和指南的历史文化为卖点,对塘顶45户农舍进行集中改造,打造指南2.0版民宿。”
郎家村、一都村、指南村的蝶变只是临安美丽公路孕育美丽经济的缩影。
临安“九山半水半分田”。连绵群山间产有竹笋、山核桃、山地蔬菜,还有风光秀丽的清溪翠谷。为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临安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路交通建设,截至目前,临安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2938公里,其中农村公路2530公里。四通八达的道路,极大地便利了临安的商贸旅游往来。
近年来,临安公路建设又在平安、畅通、美丽上做文章。2014年以来,临安以“全域景区化”为抓手,先后启动实施了“一廊十线”、“百路千里”和美丽公路建设。以杭徽高速为主轴打造“百里画廊”,并沿10个出口交通主干道打造十条各具特色的精品线。之后又着手整治提升100条农村公路,以美丽公路串起美丽镇村、连接美丽景区、带动美丽产业,着力打造“千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截至目前,临安已建设美丽公路60余条,总长800多公里。
一条条美丽公路,正在临安孕育出越来越多的美丽经济。在美丽公路沿线,23个旅游景区、50余家风调各异的特色民宿、30个村落景区镶嵌其间;河桥风情小镇、红叶指南小镇、湍口温泉小镇等特色小镇活力迸发;“创客”经济、生态旅游、观光农业、高端民宿、电子商务等产业生机勃勃……
2017年,临安共计接待游客14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0亿元,农村电子商务网销额突破35亿元。
今年,临安美丽公路建设还在持续推进中。同时,为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建设“四好农村路”重要批示精神,助推乡村振兴,临安制定了《“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2018-2020)行动方案》,力争到2020年底,建设“四好农村路”890公里,使农村公路联城、联乡、联村、联景、联心,实现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民,努力争创全省“四好农村路”和“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