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厕造出了"景区范儿"。上个月,来参加"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杯"世界青年暨女子小金属球锦标赛的马达加斯加选手主动与南湖公园公厕门厅的根艺合影留念。"这里的地砖、墙面,就连衣帽钩和镜子都充满着中国文化的气息。"她要把公厕美景分享给非洲的朋友。
今年来,开化县全面深化钱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围绕省美丽乡村示范县、省级示范文明县城、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以小厕所引领乡村大变革,把"厕所革命"推向新的高潮。
生态公厕全覆盖
在开化农村,最有型的建筑是公厕。
走进华埠镇金星村,花牵谷游客接待中心旁的一座立体三角形建筑十分引人注目。仿古砖石搭建起房屋主体,一根根毛竹和防腐木架起的人字形外立面,与背后重重叠叠的山脉相呼应,融合成一道独特的田园山居风景。
"第一次来的人,谁能想到这么好看的建筑是公厕?"村支书郑初一话语里带着点骄傲。这座约120平方米的生态公厕由中国美院设计完成,共有12个隔间和一个残疾人专用位,挑高的顶层设计既体现了美感也兼具了采光和通风的实用性。郑初一说,要让生态厕所真正为村民所用,村里完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是重要保障。
在公厕旁一块6平方米左右的格栅区域,一簇簇菖蒲兰草长势旺盛。旁边竖立的工作牌明确标注了污水池的日处理量和纳管范围。"接入终端的污水通过调节池、厌氧池、潜流式人工湿地,经层层净化后可直接进行灌溉,达到城镇污水处理的二级标准。"郑初一说,像这样的污水处理终端村里共有8个,村民新建住房和公厕全部实现了截污纳管。
"一座生态美观的乡村公厕背后,是一整套强大的生态系统。"开化县委书记项瑞良说,小小厕所一方连着村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便利,另一方则连接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为改变过去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现象,开化县把生态公厕污水处理与"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国家卫生县城和卫生乡镇创建"等重点工作结合,根据城乡实际情况,采取"截污纳管、复合人工湿地"等方式,确保污水标准化处理。近年来,开化县投入4.8亿元,在227个行政村实施污水治理,建设污水治理终端785个,因地制宜推行无害化卫生改厕模式,推广三格化粪池、四格式生态户厕所等技术,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目前,开化县已修建1000多个生态厕所,实现了生态公厕行政村全覆盖。
乡村振兴新期待
厕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化的"厕所革命"始于景区,扩展至城乡,覆盖至全域,着重关注乡村"小厕所"中的"大民生"。针对不少村庄仍存在大量旱厕的现象,去年以来,开化县发动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在全县域范围内开展排摸,对发现的旱厕和露天厕所,发现一个,消灭一个,坚决不留死角。
两年来,开化累计拆除农村旱厕5823个。拆不是目的,如何借助厕所革命契机,提升村镇生态环境、转变村民生态观念仍需探索。在全面拆除露天棚厕的同时,开化全力推进公厕新建、改建工作,使得城乡环境焕然一新。
77岁的村民詹樟海现在很喜欢往村口的"舒园"公厕跑。这座星河游客中心公厕,以粉墙黛瓦、门楼、石库门的徽派风格,结合长虹乡本土文化的土墙、碳化木及细竹的内设装饰,曾获浙江旅游总评榜旅游"厕所革命"成效奖和衢州市优秀旅游厕所评选一等奖。
前几日,"舒园"因抽水泵维修暂时闭园一天。不知情的詹樟海主动去找保洁人员询问:"怎么关门了?这可是我们村里人每天都要用的。"从坚决抵制到习惯支持,从事不关己到主动监督,乡村公厕真正融入了百姓生活,成了乡村文明的一部分。
好山好水新机遇
"维护好公厕环境也是在为我们自己创富,现在大家都抢着干。"原本只经营民宿农家乐的金星村村民徐卫团,今年新成立了一家农村物业公司,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承担起了村里的公厕保洁工作。徐卫团说,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原来一幢民房年租金5000元租不掉,现在都涨到了3万元。
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也印证了开化的变化:今年1月至11月,开化出境水Ⅰ、Ⅱ类占比99.1%,其中Ⅰ类水占比87%,比去年同期增加80天。预计今年开化接待游客数量可突破1000万人次。
好山好水好地方,引来更多发展机遇。12月3日开跑的2017中国.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马拉松赛途经全国文明乡村金星村、十里铺村等村庄,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毛大庆等参赛企业家盛赞开化生态环境,并主动对接落实到开化考察投资事宜,表示要建设开化特色体育小镇。这样的大项目正是开化急需的。
"'厕所革命'看似小事,实际上是大事,是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开化县委主要负责人说。从乡风文明、生态建设到产业发展,开化县正酝酿更进一步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