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网箱
浙江在线8月18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邵翠 项卫民)“依然是早上6:30,乘上快艇,我们又出发了。急驶的马达在千岛湖面留下一波又一波秀丽的水花,远处的山峰在晨雾中层峦起伏……”美景一一略过,渔政工作人员们却无心欣赏,这不是一场旅行。8月12日那天,是他们开展浙皖交界网箱整治的第六天,也是最后一天。
这六天好似一场“战斗”,渔政、威坪镇、鸠坑乡、环保局、公安、千发集团、评估事务所,多部门超200人参与了行动,六天退出网箱养殖66户,拆除网箱230只,快速高效完成浙皖交界网箱整治工作,堪称圆满。
淳安最后一个专业渔村
“退”出历史舞台
此次接受整治的“主角”——威坪镇宅上村,是淳安县此前仅存的专业渔村,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渔业生产(捕鱼和养鱼)。
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渔业政策,一直以来,缺少土地资源的宅上村,只有依靠从事渔业生产,可以说是真正的“靠水吃水”。2009年淳安曾开展网箱整治,全县918户、2417亩网箱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全部退出上岸。宅上村38户网箱养殖户,25亩养殖面积也被列入全县整治范围。针对宅上村的实际问题,当时分管整治的副县长前往威坪镇调研时,建议将宅上村的养殖面积缩减到14亩,养殖面积从“十二五”期间老口鱼种的养殖面积中调配,养殖品种定为鲢鳙鱼(不投喂任何饲料)。这样既可解决宅上村的养鱼问题,又避免了养殖带来的水体污染。
2015年,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到浙皖交界面调研,提出宅上村的渔业转型指示。2015年6月10日至16日,淳安渔政执法人员和威坪镇、鸠坑乡干部共60人,对设置在威坪镇宅上村、鸠坑口水域的73只禁用渔具(倒笼)进行了拆除。
为进一步实现水环境保护,促进渔业转型发展,此次浙皖交界网箱整治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缩小养殖面积,排查禁用渔具,而是直击“最后一公里”,彻底拆除所有养殖网箱。至此,淳安唯一的专业渔村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高温下的高效率
六天退出网箱养殖66户
拆除网箱230只
据悉,经专业部门评估,威坪镇宅上村网箱养殖共38户,其中木质梭子船30艘,水泥住家船22只,铁壳船6艘,水泥船8艘,泡沫钢质浮箱架16只,圆筒钢质浮箱架2只,泡沫毛竹浮箱架2只,废旧摩托艇壳3只。
在考虑到全县网箱退出政策平衡的前提下,此次整治,政府对网箱面积的补贴、鱼货物收购、退出资产补贴拟定了政策。网箱面积、养殖设施退出政策据按照相应文件精神执行,特别是鱼货收购按统货12元/公斤补助,在规定时间退出的,予以一定的奖励。
8月8日至8月10日,40名工作人员,两艘活水船,三个过磅组,连续三天从凌晨4:00至18:00,在宅上村38户养殖户130只网箱中,秤取鲢鳙鱼达121390公斤。
“这么热的天,一天十几个小时在船上工作,烈日当头,别说鱼吃不消,是人确实吃不消了。”天太热,工作量大,宅上村的村民第一天一起称鱼后就喊着吃不消“罢工”了,雇佣的老口鱼种养殖户在第三天无论怎么做思想工作给多少补贴,也死活不干了,只剩下被汗水一遍遍浸染的工作人员。
威坪镇徐建强镇长告诉笔者:“宅上村与安微交界,网箱整治中,因安徽境内存在大量的沉箱和网箱,为了防止村民从安徽偷运鱼货到浙江,获取价格差价。渔政西北渔政分站和新安江渔政分站30余人,24小时驻守主要交通要道,实时水面巡查,威坪镇也组织了40余人,由公安、城管配合,在岸上驻守,配合水面拦截。三天三夜,成功拦截一组拖运网箱和两艘偷运渔船。”
这一边,威坪镇宅上村38户养殖户130只网箱成功拆除;另一边,鸠坑乡青苗村也传来28户网箱全部退出,100只网箱整治到位的好消息。
未来渔村将展新颜
谋新发展
渔政局30余人,千发集团养殖场和捕捞队及老口鱼种养殖户50余人,威坪镇40余人,鸠坑乡20余人,环保局29人……此次整治工作涉及到渔政、威坪镇、环保局、公安、千发集团、评估事务所等多家单位和部门,参与人员自上而下达200多人。宅上村、青苗村书记主任等人组织村民始终坚守在整治第一线。
“鱼货处理后,对水面上网箱、养殖设施的清理工作不容忽视。”渔政局局长吴福建,整治期间连续五天起早摸黑赶到现场指挥网箱退出工作,协调整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殊不知,仅三天时间,29个工人,8只垃圾打捞船,后期清理网箱所在的湖面垃圾320吨,水泥浮船网箱框架两组,水面白色浮子150个。
截至8月12日,为期六天的浙皖交界网箱整治工作圆满落幕。原本浮子星星点点,船只纵横交错的宅上水面恢复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整洁……
望着家门口的一湖秀水,宅上村徐江勤书记说:“宅上村村民世世代代依靠养鱼为生,每户每年约有4-5万元收入。这次网箱整治对渔民收入势必有所影响,但也将进一步带动渔村的转型升级。接下来,我们将着力升级村级基础设施,重点打造一条以垂钓、渔事体验、民居民宿为主线的渔村旅游线路,真正实现渔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