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淳安汾口镇:晒圣旨,舞草龙,扬民俗

2017-08-04 09:05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邵翠 谢航凯

  晒圣旨

  宣读圣旨

  成人礼

  舞草龙

  编草龙

  编草鞋

  浙江在线8月4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邵翠 谢航凯)汾口镇拥有多个省级文保单位,近年来积极创新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重点将汪家桥村“汪氏家厅”、赤川口村草龙、龙门塔等古迹沿线挖掘,一条龙发展,更有国家级登山步道丫叉尖,带你领略登高远眺,纵观汾口的独特风光。

  百年传承的文化精髓值得人们纪念与学习,如有时间,带上孩子和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文化之旅,想必也能受益匪浅。

  汪家桥村:“晒”出了保存近400年之久的圣旨真迹

  7月28日(农历六月初六),当家家户户忙着晒棉被、晾冬衣、翻旧书,喜度“六月六”之时,淳安县汾口镇汪家桥村的长辈们隆重“晒”出了世代相传近400年之久的镇村之宝——“圣旨与祖先画像”。

  汪家桥村实为汪乔年故里。380年前,汪乔年官拜陕西总督,后在剿贼中为国捐躯,被追赠为“兵部尚书”,谥号“忠烈公”。汪乔年及后人所建的“汪氏家厅”至今保存完好,并在2004年被确定为淳安县文化保护单位,2005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近1000年的繁衍生息,如今汪家桥村是一个拥有270多户、900多人口的汾口镇大村。更难能可贵的是,当年明朝皇帝颁给汪乔年的圣旨真迹,几百年来,仍在汪氏族人中手手相传。汪家桥村也始终保持着每年农历六月六 “晒圣旨”的祭祖活动,以此追忆祖先,激励后人。

  圣旨到底长啥样?今年六月六,汪家桥村被一大波慕名而来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们围得个水泄不通。当村中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晒出圣旨的那一刻,全场“咔擦”声雷动,场面好不热闹。“看到了,看到了,三四百年的东西能保存这么好,不愧是镇村之宝啊!”第一次见到圣旨真迹的汪先生难抑激动之情,“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回老家,这一趟,值了!”

  祭拜祖先仪式之余,今年的“晒圣旨”活动还融入了汪家桥村18周岁孩子的成人礼。戴成人礼帽,走成人门,他们用青春,见证这场沿袭百年的习俗,还有那新一代的传承与弘扬。

  赤川口村:“舞”出了代代相传的草龙文化

  “游龙戏水”“龙腾海浪”“金龙翻身”“群龙戏珠”……在汾口镇赤川口村的祠堂门前,两条用稻草编制的巨龙,或缠绕、或逗趣、或齐头并进,那一个个连贯动作,让汾口草龙彰显大气磅礴的气势,看着振奋人心。

  舞草龙时,旁边还有先锋、唢呐、堂鼓、苏锣、小锣、大钹、小钹等组成的乐队为其助兴,根据不同的表演动作配以不同的乐曲,简直活龙活现。

  村中老一辈人介绍说,草龙也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据传明嘉靖三十年即1558年的8月份,赤川口村洪水暴涨,一片汪洋,村民受苦受难。村民余四山一夜受老龙托梦,便以良方拯救了全村。当天正好农历8月15中秋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为了纪念这条善龙,受惊后的村民,吃了中秋团圆饭后,在皎洁如昼的月光下,纷纷来到来龙山脚下的出龙口,用土材料毛竹、稻草、柴枝条扎成一条30余米长的草龙,并在龙身上插上充满希望的香火,舞遍全村能到的每条小街、弄堂,全村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恭身迎接,换香求福求财求平安。从此,就有了代代传承,年年中秋舞草龙的习俗。

  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会舞草龙的越来越少,会编制草龙的更是寥寥无几。汾口镇赤川口村有一个草龙传承基地,传承人余积新是草龙的主要编制者。

  “2003年,为了参加杭州千岛湖第二届秀水节,在县文化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对汾口草龙编制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和创新。”余积新说,“现在编制龙头,基本用毛竹编制成一个龙头框架,然后把熏后的篾用铝丝扎固,形成一个龙头框架。把稻草均匀的摊扎在龙头框上,再在眼眶周边和嘴的两边绣上草辫,适当加以修饰。同时在龙头的框架中间按上龙眼矿灯,最后在龙眼上点黑眼睛,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龙头就成了。”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