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海宁向品质要城市可持续竞争力

2017-07-31 08:11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应丽斋 戴纯青 海宁市委报道组 沈鑫

  在最新出炉的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上,海宁排名第18位。但海宁没有渲染既有的成就,而是以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刷新的发展坐标系和参照系,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的历史方位,海宁全市上下乘势发力,提出向品质要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努力交上“两个高水平”的“海宁答卷”。

  “今后五年,我们能否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不仅要看全市经济发展是否实现高水平,更要看海宁人民是否真正享受到了高水平的生活品质,是否拥有相应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说。秉承着多年来的坚持,海宁市委市政府将“品质”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以富足、健康、快乐、时尚为主题,建设品质生活”,这是刚刚闭幕的海宁市委全委会一个掷地有声的承诺。“我们正努力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让品质生活成为海宁发展的鲜明特征。”在朱建军的设想中,经济发展将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发展指标将与幸福指数同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三年后的海宁,将是一个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依,人人乐享生活的城市。”

  “海宁的时尚要成为潮流的标杆”

  什么是品质生活?“时尚,是一个时代品质生活的标杆。海宁的时尚,要走到世界潮流的前沿。”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红晖说。

  刚刚过去的7月,第二十四届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上看点不断,来自意大利、美国、土耳其等地时尚界精英抱团参展,全球皮毛拍卖“四大豪门”、北美裘皮协会等国外行业组织、英国在线时尚预测和潮流趋势分析服务商WGSN纷至沓来……

  流光溢彩的T台背后,是一个产业20多年的砥砺前行。现如今,海宁已成为亚太地区皮革服装行业最大的设计创意、生产加工、时尚展示、品牌孵化、产品营销基地。最新一期浙江省特色小镇排行榜上,海宁皮革时尚小镇排名第二。

  “我们的城市特质要从物质型向风尚型跃升。”朱建军说。当物质生活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时尚就成了一个冉冉升起的海宁产业新梦想。皮革、家纺、经编,海宁的三大传统产业无不与时尚息息相关。而经过20多年厚积薄发,它们已如鼎三足,支撑起了海宁的经济版图。

  上周,海宁市委明确提出,要争创“全国时尚第一城”,要以“汇时尚潮流、建时尚潮城”为定位,全力推动时尚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规划引领、组织领导和政策配套,加快皮革、经编、家纺产业改造提升,切实发挥皮革城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抢占时尚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千亿级产业。

  传统产业发展要如何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基石?时尚产业将如何标注海宁品质生活的新刻度?海宁绘出了一张巨细靡遗的产业发展路线图,通过设计研发、人才引进、品牌培育、时尚会展、商业模式创新等,海宁将进一步集聚时尚资源,延伸时尚产业链,促进时尚产业与时尚经济、时尚文化、时尚城市等联动培育打造。

  这是一次产业升级,更是一次发展理念的升级。“富足、健康、快乐、时尚”的幸福海宁要以什么为根基?海宁正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姿态,果断决策,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引育新兴产业、打造特色小镇等一系列举措,打开一片片发展新天地。

  “我们要在海宁看到世界”

  什么是品质生活?“家门口有浙大国际联合学院、鹃湖国际科技城,隔三差五就有大型会展、重大赛事,我们在海宁就能看到全国、看到世界。”海宁硖石街道居民朱凯国说。

  一座城市的战略格局,决定了它的未来品质。向着“两个高水平”的目标,海宁将如何找准发展的“浙江坐标”、“全国坐标”,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打响城市品牌?

  钱塘江畔,一根根灌注桩高高架起,沿着这坚实的钢筋水泥骨架,不久的将来,杭海城铁就将在这里呼啸而过;潮城向北,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深化合作协议完成签订,作为沪浙第一个跨区域共建园区,上海漕河泾海宁分区2.5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建设已基本完成。

  国际化是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市民品质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今年7月初,第二十四届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刚刚送走四海宾客,法国巴黎就迎来了第二个“海宁日”。在国内首个以“产”为导向、以“学、研”为主的中法合作园区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海宁市还与法国机械及冶金工业联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法国能源7号、AMIS、EPHA、Daigyo等企业进行了项目签约。

  西进!融合杭州都市圈;东望!接轨大上海;登高!放眼全世界。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精彩,小城市有小城市的腔调。在追求品质生活的道路上,对标大都市,对标国际化,就是海宁向涛头立的独有腔调。作为大湾区、大都市、大花园三大战略的交汇地,海宁正以国际化的定位、互联网的思维,积极参与湾区产业链分工合作;主动呼应,深化“融杭接沪”,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两大领域一体化;努力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田园硖川、潮韵城乡”,打造杭州东部生态休闲大景区、后花园,在海宁建设品质生活的蓝图里,住在海宁的人会发现,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农村社区管理日益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卓有成效,跑步道、自行车道比比皆是,城市水网、绿网、路网三网融合,海宁人徜徉在“城市慢行圈”,居住品质大大提高;行在海宁的人会发现,杭海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沪乍杭城际铁路枢纽谋划推进,城市智能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海宁找得到我的桃花源”

  什么是品质生活?“住在乡下的年迈母亲有基本医疗保障,10岁的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能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的水,这不是桃花源,这就是我理想的海宁品质生活。”海昌街道居民张伟强说。

  产业变革、城市规划,这些最终都要体现在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如何推进城市供给由功能型向质量型跃升,让百姓生活更加快乐?“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三年努力,社会民生领域主要指标达到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打造经济生活殷实富足、文化生活丰富充实、政治生活生动活泼、社会生活安全有序、环境生活舒适便利、城市生活风尚独具的品质海宁。”朱建军说。多年来,海宁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将民生事业发展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收入、医疗、教育、养老……这些民生事业是关乎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一大关键。“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世外桃源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在一个有品质的城市,人必定是快乐的。行走在如今的海宁大街小巷,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勾勒出了海宁人的“桃花源”生活。

  在居民收入方面,2016年,海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95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200元,均在嘉兴居首,而且也是嘉兴地区唯一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突破30000元的城市。

  在医疗资源方面,海宁市人民医院与上海长海医院深化合作,建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系统。海宁市妇保院与上海瑞金医院合作开设不孕不育与遗传诊疗联合门诊、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筹备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上海交大结直肠癌诊治中心……

  在教育资源方面,海宁深化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组建华师海宁教育集团,有多所海宁学校,如海高、宏达、实验小学等与上海学校成功结对,实现了小学、初中、高中等全阶段对接……

  在公共服务方面,海宁市民卡实现和上海长海医院就医点对点联网实时结算,且升级为“金融市民卡”后可在上海地铁刷卡使用。交通IC卡在嘉兴境内及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79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

  建设品质生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群众参与和干部担当。提高富足度、提升健康值、增强快乐感、汇聚时尚力,潮乡大地正在书写着高质量均衡性发展的新篇章。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