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画里水乡”是新市

2017-07-10 09:15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驻德清记者 张骥鸿 通讯员 俞大庆

  生生不息的古运河水穿境而过;青瓦粉墙的石板巷里,花影亭榭格局迥异;青铜门锁,院落深深,一尊石兽蹲在台阶之下,昂首挺胸。

  眼前这抹古镇美景,轻跃纸上,成为画师笔下水乡新市旖旎风光的一个缩影。

  地处杭嘉湖平原之上的德清新市镇,大运河水沉淀了1700多年的历史,如今成为杭州周边小有名气的写生基地。

  近日,60名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走进新市镇,用巧手勾勒出“小桥流水人家”的别致景观。画布里,是水乡美景,是古镇古韵,更是新市镇历史人文底蕴的历久弥新。

  古镇美景跃然纸上

  沿着新市镇仙潭路向古镇小巷深处走去,悠悠运河水仿佛一路随行,不停流淌。家家门前的河埠头,青石台阶早已覆上厚厚一层青苔。

  犹如这古运河水,一幅幅灵动秀美的画卷从新市古镇陈家潭里细细绘出,或素描勾勒青瓦白墙,或水彩描绘清丽风光。

  画布前,学生们依景临摹。画架后,不时有游客驻足于此,静静欣赏。

  就读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大一的小江同学,正是其中之一。和他一样,趁着假期,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共有60名学生,驻点新市开展为期两天的写生之旅。

  “古镇挺安静的,古色古香,很怀旧,让我能静下心来写生。”小江说,自己第一次来,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

  与商业气息浓郁的西塘、乌镇不同,新市古镇更显安宁静谧。源于这番独特魅力,近年来,新市古镇逐渐成为杭州周边小有名气的写生基地。

  浙江开明画院特聘画师谢洪是新市人。2015年,他在新市古镇办起意韵江南写生基地,专门接待前来写生画画的人。

  “浙工大之江学院、中国美院进修班、杭七中、杭州求是高级中学等学生都来过。学生相挨着坐,一画就是一下午,大家很认真。”谢洪说,每年基地要接待近3000人,六成以上来自杭州。

  交通便利底蕴深厚

  为什么新市古镇会成为杭州学生假期写生的首选地?

  ——因为近。杭州南庄兜上S13练杭高速,至新市出口下,全程半小时不到。两地直线距离,仅为30公里左右。便捷的交通区位,使得新市成为长三角自驾旅游的首选地之一。

  近年来,新市通过举办“蚕花庙会”、“羊肉黄酒节”等传统年俗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古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上半年,新市古镇接待游客量约为20万人次,同比增长25%。

  ——因为久。水网密布的古镇新市,镶嵌在杭嘉湖的沃野之上,大运河水沉淀了悠久的历史底韵。

  自古,这里就是浙北地区大运河畔重要的商埠,商贸往来、市井繁华。千百年来,新市居民临水而建,傍桥而居,江南水乡风情浓郁。

  “南北朝著名道学家陆修静在此筑楼读书,近代基督教理论国内研究学术权威、全国神学家赵紫宸先生出生于此,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新市留下了印记。”

  新市文化学者韦秀程是“古镇通”,熟知古镇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每次,他会借学生绘画之余,讲解新市的人文故事。

  “明清宅居群、觉海寺院、古桥梁等见证了新市的发展,通过写生绘画的形式,古镇韵味恰好可以表现出来。”韦秀程说。

  写生绘画理想之选

  不止学生喜欢来新市写生绘画。

  不论碧空万里还是细雨绵绵,走在古镇陈家潭两侧的小巷里,总会看到提笔凝思、落笔创作的人,他们被古镇悠久的历史底蕴与浓郁的文化气息所深深吸引。

  因为在古镇的街巷里,藏着许多文化印记。就比如2013年,国务院公布了新市古镇的“大运河新市河埠群与南圣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年,新市古镇开放的保护理念和休闲的生活方式为人津津乐道。

  新市镇党委宣传委员、镇文联主席刘雯雅说,今年起,新市实施古镇景观泛光照明亮化工程,夜景更加绚丽。“这段时间,傍晚来古镇乘凉的居民络绎不绝。六七点光景,在太平桥堍、西河口边拍拍夜景,成了新市摄影爱好者的新乐趣。”

  与此同时,新市古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接待团体写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两年前,从杭州来了个300多名学生的写生团,结果酒店没有这么多房间,后来只得分流一部分去附近的乡镇借宿。”

  时间一晃而过,彼时的尴尬不复重现。旧厂房经过修缮成了拥有20个房间、150个床位的意韵江南写生基地。今年,新市镇启动古镇南区游步道拆迁和环城东路停车场建设。

  “现在算上酒店客房,新市完全有能力接待这么多学生。”刘雯雅说。

  新市镇党委书记姚夏林表示,新市古镇拥有千年历史底蕴,是江南水乡、海派文化的体现。新市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充分展示水乡古镇的独特风貌,带来了人气和更多发展机遇。

  链接

  新市写生这些地方好

  广福桥

  2015年,央视春晚片头,新市古镇广福桥作为其中一个取景点,向全国展示水乡古镇的风貌。

  陈家潭

  古镇会仙、驾仙、望仙三桥交汇处,潭中央有条小渔船。清清河面与点点渔火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驾仙桥

  新市古镇桥文化源远流长。站在驾仙桥上眺望,古镇风情和滔滔运河相融,“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细腻表现得淋漓尽致。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