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柯桥区华舍街道亭西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倪海平像往常一样拿着一根铁钩,把村里今年修建的“隔油池”翻看个遍,查看里面的杂物是否过多、水流是否顺畅等。“经过清淤、种植狐尾草等方法,加上这一只只‘隔油池’,如今我们居委会的劣五类水河道都整治完成了,河水清澈,周边居民生活品质也提高了。”倪海平说。
其实,倪海平所说的“隔油池”,最初并不是他的创意,而是来自同街道华墟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宋建华。宋建华说,早在2014年,那时他们居委会还是城中村,列入拆迁范围,因此居民生活污水没有进污水管网,且辖区内居住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小餐饮众多,其产生的污水也同样乱排,最终流入河道,影响河水水质。
“河水发黑发臭,河面上大量的漂浮物,保洁员都忙不过来,保洁员因为有奖惩考核,许多保洁员都不愿意干,保洁员走马灯似的换。面对这样的困境,我琢磨能堵截污物入河的办法。经过冥思苦想,才想出了造‘隔油池’的办法。”宋建华说。“隔油池”大显身手,污物被拦截后,河面上漂浮物没了,河水清澈了,保洁员劳动量减少了,原本4条河道需要6名保洁员,现在只需2名。
7月5日,记者跟随宋建华,到现场踏勘了其创造的“隔油池”。 这些‘’隔油池‘’大小形状不一,有的修建在岸边,有的嵌镶在河埠,有的隐藏在桥下。“隔油池”一般分两隔,第一格隔挡油污、杂物,第二格净化水质,污水、杂物通过层层拦截、沉淀、过滤后排入河道。但每隔内都放置了一包活性炭,对流过的污水起到过滤、净化作用。
华舍街道城建办副主任施盛说,他们街道已实施了截污纳管工程,但由于辖区内居住了大量外来人口、流动性小餐饮等聚集,仍存在乱排乱放现象,从而导致污水废水通过雨水井流入河道。今年开展剿灭劣V类水行动后,针对这一现象,街道经过调研后决定全面推广宋建华自创的治水“神器”——“隔油池”,目前华舍`街道在湖门地王、亭东、亭西等15个村居已新建280只“隔油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