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得群众和企业满意度的“加法”,激发市场活力的“乘法”,实现部门职能壁垒的“除法”。
“最多跑一次” 萧山为什么能跑得又快又好?
“最多跑一次”,萧山跑得很“尽心”——
为了让企业和群众切实体会到便利,萧山区梳理并确定了821项事项纳入“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涉及全区33个部门、21个镇街,其中部门事项772项,实现事项739项,占总数的96%;镇街事项49项,各镇街根据自身实际已陆续公布了实现事项,平均实现比超过86%。
“最多跑一次”,萧山跑得很“热心”——
便民服务一网办理“零上门”,联办事项数据推送让老百姓“少跑腿”,承诺事项简化流程提速为“即办”。“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以来,萧山区办事服务中心平台已有58项事项从“承诺件”提速为“即办件”,其中商事登记领域共有12项事项实现当场办结;区卫计局8项许可事项的注销与法人单位变更统一从承诺件转为当场办结。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申办、房屋权属证明等18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并接入浙江政务服务网移动端,实现移动端的网上服务。依托全省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的接口,实现了驾驶员道路违章罚款、城管局违停罚款、学校(含普高、职高、幼儿园)的学费、出入境、不动产交易登记税费等网上、支付宝缴费,“零上门”服务。
“最多跑一次”,萧山跑得很“贴心”——
通过数据共享、网上办事、简化环节等方式多管齐下,切实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今年以来,商事登记领域共有12项事项实现当场办结,中心审批平台共新增即办事项19项,还有11个部门的23个事项实现30%-80%的提速及减少申报材料,通过“自我革命”,努力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减员增效,“一窗通办”跑出新高度
“一窗通办”,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窗口可以办理所有事项。让最多跑一次跑出新高度,萧山区大胆创新、自我革命。
“我们开展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力争实现‘一件事情’一个窗口一次受理,‘多件事情’一个窗口一次受理,只要群众来办事,排一次队就能办成所有事情的美好愿望。”萧山区办事服务中心副主任陈燕红说。
如今,萧山区办事服务中心将进驻中心的474项事项按照业务办理流程的关联程度,设置为投资项目审批、商事登记、经营许可综合三大类综合窗口。“通过标准化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培训设置前台窗口人员的方式,我们将办事窗口从原有的76个部门窗口,缩减为37个综合窗口,缩减率达到51.3%,每类综合窗口可同时受理89-291项事项。”陈燕红说,今后企业和群众到中心办事,就像到银行办事一样,无须选择部门、选择事项,想要一起办掉的事项,一起提交即可。
在前台,萧山创新性地设置“一窗通办”——类似银行窗口,不管老百姓有多少件事情,前台统一收件,统一受理。在后台,萧山打通了各部门之间的“壁垒”,统一修剪了各部门盘根错节的“枝丫”,实现无缝对接。这样的好处在于,让数据在后台多跑腿,让老百姓在前台少跑腿。
打比方说杨女士要办个民办学校,既要到民政窗口办理社会组织登记,又要到教育窗口办理民办学校设立许可、还要去消防窗口办理消防验收,现在她只需将挂一个号子就可一次办理三项业务,方便多了。从“一站式服务”升级为“一窗通办”,提高了服务效率,走心的服务,也让群众赞叹、满意。
在后台,涉及多个部门并联审批,事项环节仍然很多的情况,萧山积极采用“数据跑腿”的方式,让事项“隐身”。
比如说,周先生要申请办一个瑜伽协会,之前去民政局登记之后,他还要去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现在,因为通过民政局登记数据定期推送给地税局,成功实现税务登记后台操作登记,办事群众无须再去办理税务登记事项,对办事群众而言,无形中减少了一个办理事项,办事流程大大简化。
“可视化”服务指南 办事引导准确高效
过去老百姓“来回跑”,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没有一次性告知,不仅耽误了时间,也降低了效率。“之前的资料折页都是纯文字的,老百姓常常说,‘字我们都认识,可是意思不明白。’”陈燕红说,之前公共服务事项办理的资料相对较少,一般一个事项1-3个申报材料,现在他们作了不少改进,把所有要求审查的材料清单做成了可视化的图表,老百姓一看就懂了。
为了实现“可视化”,幕后的工作量相当大。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初为了把文字内容整理、翻拍、上传,他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截至目前,萧山区办事服务中心有480个文本做到了可视化。
而且,每项材料的审查重点、审查说明,样表中都有。这样一来,把原来各部门经验性的信息变为了标准化的可视文本,既规范又阳光,老百姓按照要求准备审查材料,就不容易被退件。比如,建筑工程许可服务指南,办事人可以从网上下载,上面将事项基本要素写得十分清楚,还写明了设定依据、法定办理时限、承诺办理时限、收费依据、收费单位等。
“有了审查材料清单和审查要点,各种资料需要准备原件还是复印件等要求,全部一目了然。有了申请表样表,我们只需要看图填写,真正实现了高效便捷。”来办事的李先生高兴地说。
“能减则减”,办事材料越来越少
“办事难、办事烦”是原先企业和老百姓对审批事项的无奈概括。这个烦,除了流程复杂,也包括需要准备的材料复杂。如何破解这一“症结”?
3月份,围绕“三个凡是”,萧山区在全市率先开展进驻事项的标准化清理,对474项事项开展集中“清理”——凡是无法律法规依据的申报材料一律取消;凡是申报材料中隐藏的额外条件,即“章中章”、“事中事”,经审查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凡是“其他材料”等含义模糊、自由裁量权大的兜底条款,一律取消或明确。
李先生到环保窗口办事,原先环评报告这一项申报材料内页,窗口要求加盖镇街城建办的科室印章,经审查,这个要求没有依据,已予以取消,不需要再到镇街跑一趟了。“别看小小一个章,可以让我少跑一趟,省不少麻烦呢。”李先生高兴地说。
到目前为止,萧山区共清理无法律法规依据的申报材料323项,审批环节58项,签字盖章42个,申报手续更加简便、清晰。
“智能化申报” 项目立项像“支付宝”一样快捷
不少老百姓办事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却被告知还需要事先开具无房证明;办理企业车辆转出过户手续,办完网上申请之后却被告知,由于提交的表格版本不同,仍需再跑一趟;新公司网上名称注册,结果得知企业冠省名登记注册的审批权限不在本级,最快也需要几个工作日才能完成……
如果“申报项目”时,能像“支付宝”一样,操作简单明了,那该有多好啊!现在,萧山就开发出了这样的系统——萧山区投资项目申报网。
这是萧山区在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框架下,结合萧山项目立项实践而自行研发的一套系统。核心理念是“服务前移、网上校核、资料生成、一次通过”,优点在于申报表格自动生成,方便不出错,超出权限,短信告知,要什么材料,一目了然。
在“萧山区投资项目申报网”上,通过手机号码注册,按照系统引导填写、勾选已经格式化的表单,系统即可智能生成项目申报所需的申报表格、项目建议书等申报材料,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材料准备不规范而导致的“来回跑”了。
把服务提前到群众申报准备资料阶段,通过标准化+信息化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群众办事的效率。原先,立项申报准备就需要3个工作日,纸质审批需要10个工作日,合起来有13个工作日。采用这套系统后,申报准备的时间与审批时间不分先后,同时进行,一个项目连同申报加审批只需要3.5天。
“网上预审+智能申报+网上审批”,简化、优化办事流程,大大提高审批效率。通过叠加快递送达,甚至可以实现项目立项“零上门”。
“一窗一表”、“负面清单” 外资企业落户也能“最多跑一次”
阿凡达电子商务(浙江)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到萧山区办事中心办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备案,只在商事登记“一窗通办”窗口填写了一份登记表格,提交了一套登记材料,就完成了办理流程,不用再跑到招商局窗口备案,企业登记备案竟然那么方便了。
外资企业“一窗一表”登记备案“一站式”服务是萧山区企业设立登记备案的一项亮点工作,由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招商局实行跨部门联办。通过“一口告知、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按照“一件事情”的标准,将招商局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备案和区市场监管局外资企业登记这两个事项“合二为一”。
“负面清单”外的项目,一个窗口受理后,企业只需事后到招商局“外商投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信息备案就可以同步完成两个事项的办理。该举措自今年2月27日推行以来,已成功办理备案登记企业202家,切实让企业享受到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红利。
“多证合一”“同步办理” 医疗机构开办办出“加速度”
众所周知,开办医疗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光执业许可证就要办理多个。
现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后,在萧山区开设医疗机构可就方便多了。近日,赵先生要办个民办医院,到萧山区办事服务中心审批。原本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医院,他需要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等三项许可证,至少需要跑窗口6次。
现在,针对一个医疗机构需要同时办理多本证的情况,萧山区采取了“多证合一”的方式,三个事项一次受理,一次踏勘,同步办理,证照快递送达,变“多次跑”为“一次跑”,大大简化了医疗机构设立流程,降低了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