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孙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人文……有着2500年历史的绍兴,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正积极拥抱着大城市之梦,产业兴盛,新城崛起,阔步迈向大湾区。
在这古新传承发展中,绍兴正用一场场告别,去旧迎新。
自“三改一拆”“无违建”创建启动以来,绍兴市按照“强势拆、大力改、深入控、高效用、全面创”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拆改快进”这一牛鼻子,扎实推进“无违建”创建工作,拉开了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大幕。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拆违面积8607.57万平方米,完成“三改”总面积17518.03万平方米,拆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次次作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而今,“三改一拆”印记遍布绍兴各地,城中村改造让城市更美好,旧住宅区改造让老小区换新颜,旧厂区改造“腾笼换鸟”盘活土地,拆除违法建筑让城乡展新貌……古越大地日新月异,绍兴迎来“浴火重生”。
万象更新 拆出城乡新面貌
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俯瞰,一条环城北路把绍兴市越城区裁剪,南向是高楼林立、美轮美奂的迪荡新城,北向是已基本夷为平地的则水牌区域。拆改之前,则水牌曾是需要斜着打伞才能穿行的棚户区,与城市风景格格不入。作为越城区城中村改造的重头戏,3年来,通过拆改快进,则水牌区域共投资190多亿元,拆迁300余万平方米,1万多户居民从城中村迁移。
打开绍兴版图,一座座城中村盘踞土地、围困城市,让城市建设举步维艰。绍兴市通过一场场城中村围剿战,以摧枯拉朽之势,挥手作别。
往北是大厦林立的城北新区,往西是高速发展的高铁新区,往南是现代化气息浓郁的主城区,这是上虞区百官街道前江区块2000多户村民所处的城市空间,如今,拆迁后的这里迸发出勃勃生机。诸暨市暨阳街道徐家村是该市典型的城中村,这里沿街商业发达、市场繁荣,但村内环境脏乱差一直得不到彻底整治,整村拆改后,腾出可开发土地786.4亩,目前已进入地块建设阶段。嵊州市城中村改造告别“城南旧事”,宽敞的道路、热火朝天的工地,取代了往昔的城市“灯下黑”,城南板块异军突起……
明黄色崭新的外墙,整洁的小区柏油道路,粉刷一新的楼道,统一的防盗窗和空调格栅……如果是第一次来,多半会觉得这是一个即将竣工的新楼盘,其实这是改造提升后老旧小区的新景象。作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收官之年,今年柯桥区柯桥街道投入3.1亿元对新江新村等25个小区进行提升改造,管线入地、道路修整、绿化配套、停车场改造……老旧小区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居民触摸幸福的质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亦让生活更向往。上虞区盖北镇联合村曾是该镇外来人口最多、违建最复杂的村。违建房越建越多,村道越来越窄,环境越来越差,在消防、卫生、治安等方面存在较大隐患。今年以来,盖北镇以创建“无违建乡镇”为契机,结合出租房整治工作,启动了联合村整村拆违计划,村中325处违建全部得到清理。“拆除了违建,村庄更通透,村民也更有安全感了。”联合村村干部高兴地说。
拆,拆出新空间!改,改出新天地!绍兴不仅口号振聋发聩,行动更是坚决有力。绍兴市打出了一套漂亮的“拆改组合拳”:开展存量违建“清零”行动、新增违建“歼灭”行动、改造利用“攻坚”行动、长效机制“巩固”行动四大行动,同时通过“三比”竞赛法、挂图作战法、典型带动法、曝光倒逼法、约谈问责法和全民监督法,形成了一套具有绍兴特色的标准化体系,一大批违建“硬骨头”被逐个啃下。
随着“三改一拆”工作向“深水区”推进,今年绍兴再次重拳出击,推出黄、橙、红“三色”清单管理机制,严格实施涉违房产“四不予”措施,制定出台《绍兴市区阳光房和雨棚必拆类型导则》,将无违建“天眼”布局到角角落落。
今年到8月底,全市已完成城中村改造26025户,建筑面积710.61万平方米,完成旧住宅区改造1284.31万平方米,旧厂区改造302.68万平方米,“三改”完成省定任务的255.29%;完成拆违775.61万平方米,完成省定任务的110.80%。目前,全市“无违建”创建已实现县、镇、村全覆盖,诸暨市创成全省首批“无违建”县,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先后创成“基本无违建”区,嵊州市、滨海新城、新昌县先后获得“无违建”创建先进县。
倒逼转型 拆出发展新空间
作为一座“一块布上托起”的城市,柯桥的纺织印染是其主要支柱产业,在让柯桥富起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为扩大生产,私搭乱建普遍,一批低散乱企业普遍环境脏乱差,再加上无序竞争,给柯桥印染业套上了“紧箍咒”。
2016年开始,一场以“整治企业安全问题”为切口的“三改一拆”行动,悄无声息地撬动了柯桥印染行业的蝶变。
“拆违之后,厂区环境明显好了,客户来了印象都好了,订单也多了起来。”过去,位于柯桥区滨海工业区的绍兴南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彩钢棚违搭突出,安全隐患严重。“三改一拆”行动中,公司拆除了厂区内10000多平米的违法建筑,为保证违建拆除后生产能力不下降,公司投入资金引进大批新设备,生产效率进而大幅提高。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样的“壮士断腕”,换来了柯桥印染行业的新机遇。曾经,多达200多家的印染企业,托起了“中国轻纺之都”的亮丽一翼。通过近几年的强势整治,全区印染企业最终保留到100家左右,产量从每年200亿米削减到160亿米。
“‘三改一拆’与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有力地推进了经济转型升级。”柯桥区滨海工业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柯桥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蓝印时尚小镇已经落成,总面积3.5平方公里,小镇定位以绿色印染为支柱,以时尚文旅为支撑,以产城融合为方向的杭州湾湾区经济带上的时尚产业类特色小镇,为全省“三改一拆”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柯桥经验”。
借“三改一拆”这场行动,绍兴各地整合推进重点行业整治等工作,倒逼产业升级,加快“腾笼换鸟”步伐,为城市及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诸暨城东,有一座时尚生活新地标——“诸暨不夜城”。开业大半年来,过往市民无不感慨,他们清楚地记得,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违法建筑扎堆、处处杂乱无序、安全隐患突出的木材交易市场,违建面积达2.36万平方米,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诸暨市将“三改一拆”与“浙商回归”结合,在对木材交易市场拆违后重新规划改造,引进、落实“浙商回归”项目。“诸暨不夜城”的建设,改变了原市场档次低、脏乱差的情况,通过“腾笼换鸟”,增加了土地容积率和利用率,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商业综合体。同时,以不夜城项目为龙头,诸暨市借势借力,带动了周边地块的综合改造。
行至越城区阳明北路,远远就能望见一个高达50多米的大烟囱,这里原是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绍钦印染厂。如今摇身一变,原先的工业遗址转型为文化产业园,曾经的印染锅炉房变为纺织行业的“花谱博物馆”。
在旧厂房的拆后利用上,绍兴结合落后产能淘汰和“四换三名”工程,巧用创意,打造了尚1051文创园、东城智库、伟丰文化体育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为推动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绍兴市“三改一拆”发挥了“腾笼换鸟”、倒逼转型的奇效。“‘三改一拆’雷厉风行地推进,看起来给行业‘暴击’,也许还会伤害一点GDP,但事实上是带来新的转机:厂房面积减少了,但效能更高了,产业更加可持续,城市发展打开空间。”绍兴市“三改一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破旧立新 重塑城市新品质
是拆也是建,是破更是立,“三改一拆”的推进就是破旧立新的过程,它重塑的是城市的外在形象,重修的是城市的内在品质。
“鉴水环其前,卧龙拥其后,稽山在其东,秦望直其前,自浙以东,最为胜景。”这是《一统志》中对绍兴越城区的描述。漫步越城街头,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建筑、民居,是这座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去年8月,越城区卧龙山脚下的绍丝厂宿舍区块和华夏大厦区块267户全部签约完成,打响了越城古城更新的“第一枪”。作为绍兴古城区九大城门之一——偏门的旧址,这里将重建古偏门城楼。今年以来,越城区塔山、蕺山、府山等7个片区统一进入古城更新项目,总拆改面积37.87万平方米。
为加强拆迁中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更好地延续历史建筑的生命及价值,绍兴市专门制定地方性法规《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地制定古城更新相关区域的规划,最大程度发挥被征收地块对于古城整体面貌改善和城市总体发展提升的潜在作用,坚持古城保护为先,优化空间布局,挖掘古城历史文化特色,不断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唱好古城保护发展与新城开发建设的‘双城记’,对古城肌理进行梳理,重塑越城风情,这是古城拆改工作的关键所在。”越城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以绍兴四大古镇之一闻名的东浦,通过拆改,改出了古镇新面貌。推进拆改,东浦腾出宝贵的土地,打造黄酒小镇,浓缩绍兴风情。黄酒小镇涵盖名人文化艺术中心、越秀演艺中心、国际酒俗展示中心三大功能区,汇集以黄酒文化为核心的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品展示中心、拍卖中心、水陆演艺中心等,古镇格调一新。
夜幕降临,登上新昌县鼓山公园山顶的天姥阁,这座魅力的晚唐风格建筑,给新昌添上一分雄浑和大气。
作为新昌山水品质之城建设的“点睛之笔”,也是新昌唐诗之路的一个节点,今年7月底,鼓山公园建成开放,这个融合唐诗文化、乡土文化,集大型绿色空间、开阔公共活动场地、文化旅游景点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为新昌市民送上了一处可登、可憩、可游、可观的休闲场所。
鼓山公园是新昌拆改工作的亮丽一笔,是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的需要,也是老百姓多年来的夙愿。它的背后,征收了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上的单位和个人房屋312户(家),涉及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拆建之后,城市品质生活如期而来。
在乡村,拆改重拾乡愁,将久违了的乡村记忆重新推至眼前。
闻鹿鸣之声,访书院讲学。嵊州贵门乡遗一道门洞曰“隔尘”,一道门洞曰“贵门”,这是先哲倡导的“归云与隔尘”境界。七百多年后,贵门乡再次“隔尘”——掸去乡容灰尘,拆改起敛容,乡村重入“贵门”。
占地面积达2300平方米的入村口公园,容纳80辆车的村停车场,狭窄的村道改造成为一条宽敞、靓丽的风景线,村庄处处展现各具特色的绿化、美化景点,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贵门乡贵门村拆除各类违建13000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百分之百,让一个一度沉黯的深山村庄走向乡村振兴,重现往日繁华与生机。
有形的拆违,彰显无形的力量,这股力量是城市的新生动力,是城市的新生精神。拆改拆出城市新一片天空,新一番精神风貌,在绍兴大地上传扬。
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众志成城,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以“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的韧劲……这些强大的拆改精神,化为绍兴发展的精神财富,在唱好“双城记”念好“两业经”、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的征途中,助力绍兴高高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