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企业高管等为宁波航空业出谋划策 通讯员供图
宁波刚刚被省政府批复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又是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在迎来如此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如何继续优化海陆空交通体系,打造空港、海港、高铁联运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在做大做强港航经济的同时探索临空经济的发展?昨天,由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主办的中国航空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在甬举行,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高管、航空行业协会代表和高校教师分享和探讨航空运输产业的现状、发展及未来,为宁波的航空事业出谋划策。
引入廉价航空公司
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中短程航线
昨天的论坛,从开始就有点“刀光剑影”的感觉。“2030年中国很可能会出现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而且在十年后,中国就可能会有超过汉莎航空的一些大型航空公司出现。但是,如果只长个、不长智力的话,最后就会长成一个巨婴。”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特聘教授、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UPS荣誉教授严泰勋指出。
严泰勋说:“中国大型航空公司实际上已经显示出竞争能力,但依然还有很多潜力可挖。中国和东盟签署了开放天空协议后,航空市场的开放带来了机遇,但中国的航空公司并没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反倒给了东南亚国家低成本航空抢占中国市场份额的机会。”
“数据表明,中国的廉价航空仅占到8%,日本已经是15%,而东南亚的百分比将近60%。”严泰勋认为,当下解决中国航空业发展的问题,需要引入廉价航空公司竞争机制。中国超过500万人口的城市有88个,宁波也在其中。要解决目前的问题,就必须激励中国的廉价航空公司,在80多个500万人口城市建立中短程航线,这样才能和其他国家的航空公司进行竞争。
甬城有港口和制造业优势
能带动空运的发展
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张安民认为,航空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宁波必须抓住机遇。
“宁波是港口城市,宁波港在国际上意义深远,所以非常有优势发展航空业,很多货物可以海运,同样可以通过空运。宁波是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有制造业支撑,就会带动空运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张安民说。
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刘少轩教授也表示:“过去两三年,因为原油的价格保持在低位,所以航空市场发展得非常好。2016年全球航空旅客运输量达37.8亿人次,货物运输量达到5270万吨。现在全球35%的国际贸易运输是通过空运来完成的,每年都在增长,比全球GDP增长要快很多,我们预计未来的货运市场增长会保持在一个比较快的速度。因此,宁波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港—产—城”协同发展
宁波可以有所作为
昨天,被誉为国内“临空经济研究第一人”的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曹允春也来到现场,他在会上系统地对中国在临空经济上的发展做了梳理,并多次提出“港—产—城”协同发展的概念。
“现在中国的机场周边是什么?”他问台下的人。有人小声回答“农村”。
“对,是农村!但也不全是这样。”曹允春现场还举了个例子,“天津空港经济区,你看看是不是农村?我告诉你不是,这里该有的设施都有,教育、医院、购物等,里面还有健身中心。”
“荷兰国土面积只有四万多平方公里,云集了40个全球大公司的总部,其中21个在机场周边。”曹允春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机场及其周边区域正日益演变成一个特色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发展临空经济,建设国际空港城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化阶段的必然产物,已成为当今解决全球区域发展的一种新型途径和方式。”
曹允春表示:“航空大都市,是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这并不是不可想象的,已经成为发展的路径。宁波,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宁波机场T2航站楼明年启用
设计旅客吞吐量超千万
进入全球航空业的发展黄金期,中国在此浪潮中格外引人注目。宁波自然想拔得先筹。应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管委会的邀请,在论坛召开前一天,刘少轩携部分专家参观了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并就宁波机场未来如何发展等问题与栎社机场的高管们一起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
根据计划,机场三期建设工程预计将于2018年底竣工。2019年,设计旅客吞吐量超千万的T2航站楼将正式启用,预计202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200万人次、2025年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届时将扭转宁波空港发展滞后局面,对宁波加快“港口经济圈”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刘少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创新学院将在航空政策制定、航空运输管理、机场建设、空港经济规划等领域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加强与民航总局、地方政府、相关机构以及宁波机场的紧密合作,为长三角区域乃至中国与全球航空产业的协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