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9点,44名嫌犯被押解回温州龙湾机场。汪子芳摄
浙江在线8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柏建斌 汪子芳 通讯员 陈谊 陈伟)在马来西亚住着带泳池的豪华别墅,吃的却是榨菜和辣椒,每天打电话“好心”提醒别人被警方通缉,进而叫人转账或打保证金自证清白,不用猜,这样的“正义联盟”就是冒充公检法进行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
昨晚9点,一架中国民航包机在温州龙湾机场降落——身着囚服的44名嫌疑人(大陆籍27人,台湾籍17人)在警方的押解下走下飞机。钱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嫌犯大多穿着凉拖、沙滩裤、短袖。据初步侦查,这些嫌疑人涉嫌冒充公检法类电信诈骗案件70余起,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冒充公检法诈骗
受害人大多集中在温州和金华
今年5月以来,温州警方在梳理诈骗线索时,发现一批藏匿在马来西亚境内的电信诈骗窝点,对方以冒充公检法人员的方式,针对大陆民众疯狂实施诈骗,浙江的受害人大多集中在温州和金华等地。
通过数据分析,警方确定诈骗窝点大概在马来西亚雪兰莪、柔佛、马六甲、霹雳州等地。温州警方逐级上报至公安部,公安部刑侦局派出专案组赶赴马来西亚展开调查,与此同时,中国警方将有关案件线索通报给马来警方,今年5月份,马来警方根据中国警方提供的线索,在马六甲州抓获嫌疑人21名。
今年6月6日,公安部刑侦局陈小坤副局长率温州、金华警方组成的工作组飞赴马来西亚,与马警方合作展开专案侦查工作。
7月13日,在我国驻马使馆全力协调和马来西亚警方的支持下,温州驻马来工作组再次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捣毁2个电信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缴获了电话座机、电脑、语音网关、对讲机、诈骗剧本、银行卡等一大批作案工具。
温州驻马来工作组在公安部和驻马大使馆的指导和协调下,多次与马来西亚政府沟通,终于取得马方配合将该案全部44名嫌犯押回中国大陆依法处理。
住豪华别墅吃榨菜和辣椒
被抓捕时仍在“工作”
这是浙江警方第一次去马来西亚调查电信网络诈骗案,除了语言不通,更重要的是执法权的问题,需要与马来警方合作打击,案件侦查主要走马来西亚的国内程序。
温州专案组负责人杨思腾警官介绍,民警过去侦办时,正处于当地传统斋月期间,很多工作无法开展。再加上此前马来警方在5月份已经抓获21名嫌疑人,残存的漏网之鱼已经有了戒备心理,行动也更加隐秘。
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假扮游客暗中摸排,甚至假扮华商来考察房产,一路跟着中介逛别墅小区,趁机寻找窝点。最终,警方在吉隆坡、雪兰莪等地发现了3个诈骗窝点,并将线索提交给马来西亚警方。7月13日,警方开展集中收网行动。
“我们冲进去的时候嫌疑人还在工作,电话和电脑都还是热的。”杨思腾告诉记者,这些诈骗分子虽然住在豪华别墅,其实日子过得很苦。“冰箱里只有榨菜和辣椒,几个人打地铺挤一个房间,别墅虽然配着泳池,可泳池里的水又臭又脏,人也不敢随意走动。”
“老板”和管理层多是台湾籍
基层话务员多为福建籍
在马来西亚期间,警方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这些诈骗窝点分属几个不同组织,但模式差不多,幕后老板和管理层基本都是台湾籍,基层的“话务员”多是大陆籍,以福建籍为主,其中女性多为话务员。
管理层对“话务员”的管理很严格,身份证和手机都要没收,平时只能用粉红色的电话与外界联系、诈骗。
他们的犯罪手法仍然是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而且剧本固定——一线人员冒充电信、移动客服,声称受害人身份信息暴露,被人恶意利用,二线冒充警察,利用“民警”身份对受害人进行心理恐吓,套取他们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三线负责冒充检察官,利用“通缉令”对受害人进一步恐吓,以达成诈骗的目的。
杨思腾警官介绍,随着中国警方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加大,诈骗分子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各线成员的基础工资和提成涨了很多,加上房租费用,使用的人头卡,跨境转账、取款,最终落到诈骗高层手里的钱并不多。“根据我们的经验,一个窝点往往70%诈骗收入都要作为成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