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日媒点赞温商“一带一路” 创业精神旺盛勤劳走前列

2017-08-21 09:49  来源:环球网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刊登黄龙商贸城被采访商户。

  日媒称,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力争通过海陆两线将中国与欧洲连接,而在30年前刚刚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一群中国人在一路向西,他们就是以服饰鞋包生产而著称的温州商人。日前,《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到访温州,探访了另一条“一带一路”。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8月18日报道,在靠近温州市中心的“黄龙商贸城”,女装、T恤、童装等小型服饰店鳞次栉比,大概有1000家。而在温州,这样的服装市场比比皆是,各个店主几乎都有亲戚在海外,尤其以在欧洲生活的人居多。

  做房产发家的42岁的杨女士解释称:“温州过去很穷,所以大家都到外面去。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尤其多,先是以各种方式出去,然后开始做生意,就留在那儿了。”

  浙江省2013年的调查显示,浙江籍在海外定居的中国人达到202万人,其中相当于1/3的69万人是温州人,而温州的人口仅占浙江整体的1/6,由此可见温州人占比非常高。而在海外各地区中,在欧洲定居的人达到5成。

  温州山脉绵延,一直延伸到海岸附近,平原稀少,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为了摆脱贫穷,温州人上世纪80年代去了甘肃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中国西部省市。当时仍处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各种职业的月薪都是固定的,为了推动人口向发展落后的西部迁徙,西部的工资高于温州等沿海地区。为了追求更高的工资,温州人向西走去。

  报道称,温州民营经济发达,创业精神旺盛又勤劳的“温州商人”响彻全中国。

  杨女士笑着表示,“温州人不怕辛苦,经常被人说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熟悉温州经济的李先生则表示,“只要有赚钱的机会,温州人就会去。当木工、裁缝,甚至有人在澡堂给人搓澡。当地人没有温州人那么勤快,所以钱被温州人赚走了”。

  报道称,为了追求更高的工资,温州人从中国西部出发进军欧洲,而当时中国人去国外限制较多,李先生透露,“当时的罗马尼亚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可以去。然后从那里跨越边境,前往西欧各国”。在当地开餐厅的人似乎很多,据说直到如今,欧洲的大部分中餐馆仍是由温州人在经营。抵达欧洲的温州人在生意走上正轨之后,会叫来家人和亲戚。杨女士表示,温州人喜欢和家人朋友一起做生意,非常重视亲戚关系和人情。就这样,遍布中国和欧洲的温州人网络得以形成,并成为温州商人的主要优势。

  报道称,温州人走过的路正是从中国西部穿越中亚、前往欧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同的是,他们的初衷只是被“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这种单纯而强大的动机所驱动。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