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8:02,一架医疗直升机平稳地降落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的停机坪上。早就在旁待命的急救医护人员立马推着病床,上前来到直升机门边,推着患者向距停机坪仅30米之外的急救中心转移。
从下直升机到进急救室,整个过程仅耗时1分钟。据悉,经过各项检查,目前这位被转运的患者身体状况稳定,在主治医生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后,将展开下一步治疗。
从宁波飞杭州只用了58分钟
6:00直升机从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起飞;6:55抵达位于宁波的浙江大学明州医院;7:04载上患者起飞返航;8:02回到起点。这次飞行是自2016年10月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成为浙江省首家空中救援基地医院以来,实现跨地区航空转运患者的首航。
众所周知,随着转运时间的延长,病人面临的其他各种风险也在急剧增加。对于医生和病人而言,一分一秒的时间都是生命。从宁波到杭州,高速公路上的行驶时间就起码需要两个半小时,而直升机整个飞行过程只用时58分钟,大大缩短了路途上所耗费的时间。
本次转运飞行,邵逸夫医院副院长兼急诊科主任周道扬亲自带队上机,这在国内也属首例。周道扬介绍,这位从明州医院转运过来的患者李先生,今年40岁,3年前遭遇车祸造成颅脑损伤及后遗症。为了得到进一步手术治疗,当地医院与邵逸夫医院联系,并决定采用医疗直升机转运病人。
“患者情况比较特殊,因治疗过程多次插管导致气道狭窄,如果转运过程中碰到颠簸,容易诱发呼吸困难等症状。”周道扬说,如果病人突然生命体征不稳定,直升机上配置有供氧系统和支架,除颤仪、呼吸机、吸痰机等急救设备,就是一个“空中ICU”,可以进行抢救。
“这次跨地区航空转运患者为急救插上了翅膀,也是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中非常好的尝试。”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刘利民表示,为了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航空救援队伍,医院面向全院具备急救资格的医护人员,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拔航空救援后备人选,经过专业培训、严格考核后,持证上岗,确保航空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
布点构建“黄金一小时”急救网络
据介绍,邵逸夫医院是浙江省首家空中救援基地医院。2016年10月11日,邵逸夫医院与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空中救援基地医院战略合作协议,自此“空中120”体系的构建正式开始。
伴随着阵阵尖锐而急促的鸣笛声,救护车呼啸而至……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传统医疗急救场面,然而愈发拥堵的城市交通,尤其是高速拥堵,常常为生命竞速蒙上阴影。由此,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结合航空、医疗、交通、消防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建立起陆空一体化急救网络,实现省内黄金一小时急救,真正发挥飞机急救的作用,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这就是邵逸夫医院着力打造“空中救援基地医院”的初衷。
本月28日,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将迎来建院4周年。4年来下沙院区一直致力于急救医疗的建设,现已建成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的急救中心,软硬件配套齐全。急诊中心采取全科医生首诊诊疗、整体学科群共同支撑的全新一站式诊疗服务模式。当病人送入急诊时,由急诊全科医生按照疾病严重指数分级,分诊到专科医生或者直接抢救,让救治流程更加快速、准确,赢得抢救时间。
作为首家直升机救援基地医院,邵逸夫医院与周边市级分院等多家单位联动,在“运行基地——基地医院——起降点——合作医院”的四级架构模式下,推进浙江及周边地区立体化医疗救援体系及医联体的构建。目前,邵逸夫医院与金汇通航合作,在富阳、江山、龙游、温州、宁波、嘉兴等地医院积极布点,让省内“黄金一小时”急救及运转网络能够运转起来,并发挥出更强的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