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手环”让老人和家属更安心。 温州市公安局供图
浙江在线5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国瑞 戚祥浩 通讯员 单之豪)今年5月17日16时,81岁的温州老人王某,在市区新桥头红景天老人公寓走失,家属立即报警。利用老人佩戴的“安心手环”,17时10分,公安部门在瓯海区兴海路附近将老人找回。这是温州市通过“安心手环”找回的第77名走失老人。
2016年10月以来,温州市公安局牵头开展“依托物联网治安管控工作平台为失智老人免费发放走失查找设备”项目,截至今年5月,共发放“安心手环”5846个。目前,佩戴手环的老人,走失后找回率达到100%,且基本在1小时内找回。
让失智、高龄老人安心找到回家路,小小手环变成了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
民生实事,问计老人平安
“温州市约有5万名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他们对空间的方位感很弱,常会在不熟悉的地方乱走,导致迷路。一些患者走失后,再也没能回家……”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何金彩,多年来一直高度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数据显示,最近3年,温州全市共接到老人走失报警4892起,平均每天约有4.5名老人走失,令许多家庭陷入困境。效仿外地做法,何金彩所在医院曾为老年痴呆症患者佩戴“黄手环”,附上姓名、家庭住址、亲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但由于许多老人不习惯、不愿意佩戴,“黄手环”尝试未能成功。
此后,何金彩又联合公益组织向老年患者发放100多个带有定位功能的电子手环,由于手环耗电量大,使用复杂,依然未达到预期效果。
一个偶然机会,何金彩注意到,警方利用物联网治安管控平台,在电动车上安装防盗设备,定位效果极好。“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身上,是否也能装类似设备?” 2015年温州两会期间,何金彩建议为失智老人开放物联网治安管控平台,并正式提交提案。2015年底,温州市公安局将这一建议上报市政府,“安心手环”项目正式列入2016年温州市十大民生实事。
很快,由温州市公安局牵头,民政、卫计、科技等部门协同推进,一只只“安心手环”顺利戴到了失智老人手上。使该项目成为全国首个由政府主导的失智老人走失查找工程。
以人为本,智能研发手环
2016年10月9日是重阳节,84岁的林老伯成为温州市第一批佩戴“安心手环”的老人。领取“安心手环”后的第21天,林老伯偷偷溜出家门,结果走着走着,忘记了回家的路。
家属报警后,温州市公安局借助物联网平台,迅速锁定老人位置。一个小时后,林老伯被安全接回家中。在这之后,林老伯又走失三次,每次都靠“安心手环”有惊无险地回家。
小小手环,是如何帮助警方及时找到老人的?原理并不复杂。
“安心手环使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好比是一个感知设备。温州的物联网治安管控平台已覆盖12个县市区,只要老人经过平台覆盖范围,手环就会在系统上留下痕迹,警方就能迅速定位老人。”温州市公安局基层基础支队副支队长胡绍耀说。
解决及时定位难题后,还需考虑如何让老人愿意长期佩戴。
根据前期20户家庭的试用情况,公安部门研发了4种不同的“安心手环”:“金属腕带手环”不可自行拆卸;“硅胶腕带手环”可以拆卸,还可显示时间;“钥匙扣”和“皮带扣”样式手环可在老人身上佩戴,由家属或监护人根据老人病情及身体状况选择使用。
“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发现,‘钥匙扣’和‘皮带扣’不大受欢迎,大家选择的都是腕带手环。”胡绍耀说,尤其是硅胶腕带手环,因为带有手表功能,老人们十分愿意接受。
精准发放,功能更加完善
破解技术应用和产品研发难题后,温州通过多重渠道,免费将“安心手环”精准发放到有走失可能的老人手中。
“我们梳理了近3年来的数千条老人迷路走失警情,对这些老人进行精准发放。”胡绍耀说,110警情反映曾经走失并经家属或监护人确认的老人,可由派出所动员家属或监护人领取设备;未曾报案,但家属、监护人、敬老院反映曾经走失的老人,经确认后也可由镇街与社区老龄办负责申报领取。
卫生部门则发动全市22家医院,经专科医生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由医院负责发放、绑定工作。民政部门还在各个居民社区开展宣传,最大限度发动老年群体参与并领取手环。
今年,温州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再发放1万个“安心手环”,并将范围扩大到自闭症儿童和精神发育迟滞人员。“今年发的这批手环,功能更完善,可以持续使用3年不用充电,即使电池耗尽,到普通手表店里就能更换。”市公安局基层基础支队民警单之豪说,温州公安今年还将对“安心手环”进行升级,并进行实时筛查,若设备持续两周不产生新信息,民警会主动联系家属了解情况。
目前,失智、高龄老人走失查找,在全国范围内尚无可借鉴的先例。温州“安心手环”综合运用信息科技、警务处理、行政干预等手段,精准发放、成效显著,已经引起省内外多地关注。“今年以来,天津、杭州、嘉兴等地都来温州学习经验。我们相信,物联网治安管控平台能够发挥更大效能,为百姓解决更多民生实事。”胡绍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