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13日讯(通讯员 朱红霞 任思炜)“流动的红色讲坛”志愿服务项目是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嘉兴市委党校服务新时代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新要求,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主业地位,发挥院校理论优势和教师优势,面向省市乃至全国干部群众开展红色理论宣讲的特色品牌。项目自2017年实施以来,连续5年荣获嘉兴市市直机关“知行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开展红色宣讲1000余场次,服务基层党员群众20余万人次,真正打通了红色宣讲“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前,在党史学习教育掀起热潮之际,讲坛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行动自觉,坚决扛起使命担当,第一时间运用红色资源、政治优势,联合智库专家和党课名师推出党史系列精品课程,以“12345”特色宣讲机制,不断创新宣讲模式,拓宽宣讲范围,努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走在前、作表率、当示范。
“1”是锚定一条主线,全力服务新时代。红色讲坛紧紧围绕服务新时代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这一主题,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重要窗口”的新定位,聚焦嘉兴“建设‘五彩嘉兴’,打造‘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版块”的新使命,以更深内涵、更广覆盖、更具特色的红色宣讲引领时代风气,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嘉兴特色、院校品牌的红色阵地,不断彰显“重要窗口”的最精彩板块中“最鲜明的革命红”,助力嘉兴擦亮党建高地金名片。
“2”是聚焦两大重点,切实展现新作为。红色讲坛始终以弘扬红船精神和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任务,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以教促宣、以研助宣,不断推动红色宣讲走深走实。2020年,在“红船精神”提出15周年之际,红色讲坛充分利用院校红船特色课程体系和红船精神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打磨提升宣讲内容,打响宣讲品牌。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红色讲坛第一时间推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专题70个,推动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有声。今年以来,红色讲坛以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掀起新一轮宣讲热潮,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3”是覆盖三大层面,全面彰显影响力。红色讲坛不断与时俱进、持续迭代升级,“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实现全国、省市宣讲全覆盖。2020年以来,立足嘉兴,院校教师开展校外红色宣讲300余场,足迹遍布全市各处;着眼浙江,红色讲坛成员积极赴杭州、宁波、舟山等市级机关部门和党校开展年度红色宣讲近百场,多路并进、联动发声;面向全国,以副院(校)长徐连林为代表的知名红船学者,受邀到上海、云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开展红色宣讲38场,以大众视角、百姓语言、亲身体验讲活讲深讲透党的创新理论,调动群众广泛参与,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形成巩固“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百姓讲体会”的新时代理论宣讲格局,不断放大宣讲效果。
“4”是打造四支团队,不断增强内生力。红色讲坛积极探索宣讲规律,有机整合院校骨干力量,创新成立“红船精神宣讲团”“红船青年宣讲团”“红船巾帼讲师团”“红船银晖红色宣讲工作室”四支红船特色团队,创设四团宣讲特色工作法,深入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科研院所、中小学校、部队等开展广泛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红色讲坛以团队形式整体推进,不断锻炼宣讲队伍,提升宣讲水平,努力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党史学习教育的宣讲主力军,目前已有30余名教师被市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纳入全市“百名社科专家宣讲团”。
“5”是集成五项载体,持续提升实效性。红色讲坛不断适应时代特点,迎合受众需求,运用数字化手段,在实地宣讲的基础上,综合集成广播专题、电视专栏、报纸专版、网络“云课堂”、手机客户端五大传播载体,构建“声、屏、报、网、端”全媒体多元立体传播格局,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副院(校)长徐连林接受央视新闻专访,受邀参加浙江大学公益直播,并做客嘉兴新闻广播“12345直播间”,为全国观众作红船精神专题辅导。即将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谋划推出“红船学者说·党史公开课”系列微视频党课10讲。与嘉兴广电集团联合推出“红船学者说·百年百课话党史”系列微音频党课100讲,以七一建党节倒计时第100天为起始日,每日在全市各广播平台播放。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组织教师在《嘉兴日报》专版三次发声,以南湖初心讲堂“365天天讲”为平台,40余名教师推出50余堂“四史”系列微党课,为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凝心聚力,再启新程。
接下来,“流动的红色讲坛”将进一步扛起“红船护旗手”的使命担当,突出红船味、浙江味、新时代,努力讲好红船故事、讲深中国故事、讲活浙江故事、讲透嘉兴故事,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红色宣讲志愿服务特色品牌。一是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牢牢把握正确的宣讲方向,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红色宣讲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送理论进基层,以人民为中心,用好鲜活事例,紧密结合实际,让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千家万户。三是坚持提质量增效益,持续深化“12345”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宣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扩大宣讲的覆盖面、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