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桥让格雷搭在自己肩上一步一步往下挪 周禹龙 摄
为真实再现“二战”期间,中美两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抗日往事,27日,1942遂昌民众营救美军飞行员纪念馆开馆仪式于浙江遂昌举行。当地民众代表、美籍代表等出席开馆仪式。
美军飞行员后代杰夫·撒切尔特意为此次开馆发来信件,感激遂昌人民以这样的方式缅怀父辈。
纪念中美民间友谊 周禹龙 摄
杰夫·撒切尔说,已故父亲经常提及营救他的中国人,父亲被他们的善良、勇敢和慷慨深深感动。“父亲还告诉我,当时中国人什么都没有,但他们把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了父亲。”
杰夫·撒切尔的父亲是杜立特空袭队一员。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空袭队完成突袭任务后,按原定计划,机队将飞往中国衢州机场降落。
但在返回途中,由于天气恶劣,机上燃油又告罄等原因,杜立特下令各机在浙赣上空或沿海一带强行迫降或弃机跳伞。
开馆仪式现场 周禹龙 摄
其中3号机组的机长格雷、投弹手琼斯和机械师法克特降落在遂昌界内。
起先,对于村民送来的米饭和小菜,格雷只是怔怔地看着……后来,照着格雷所画,村民很快送来了几个冒着热气的鸡蛋,还有一只刚出锅的鸡。
当时处于战乱年代,山区农民家庭哪怕过年,也未必能吃上一只鸡。
吃饱后,第二天一大早,民兵刘芳桥便护送格雷去安全地带。然而处处是陡峭而狭窄的山路,没有经验的格雷走几步就气喘吁吁,刘芳桥就让格雷搭在自己肩上一步一步往下挪。
刘芳桥孙子刘光宁回忆,“爷爷当时告诉我,那是他这辈子走过最累的路。”
不止格雷,其余美军中,投弹手琼斯也被安全送走。而机械师法克特殉职于机舱内,当地村民轮流值守看守他的遗体,并用上好棺木,将他入殓。
整个纪念馆占地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完整再现了上述场景。
当地村民葛珠英小时候就听老一辈人讲过这段历史。参观完纪念馆后,她觉得很有意义,也很励志。“后辈们可以随时过来了解这段历史,将祖辈的精神一代代传递下去。”
据了解,纪念馆共分为“国破山河碎、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反击东京湾、民众营救飞行员、日军血腥报复、中美友谊长存”六大板块,生动展现了“杜立特突袭行动”的意义以及遂昌民众真情演绎大山深处营救美军飞行员的大爱和遭受日军疯狂袭击报复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