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8日讯(通讯员 沈恒阳)“不要的破衣服可以放蓝桶里拿来回收,红色的桶装的有害垃圾,玩具赛车里用完的电池用完要扔这里......”在大慈岩镇李村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邻里志愿者叶卫娟正在给老人和孩子讲解垃圾分类的内容。虽然学校还没开放,但是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的“新时代·邻里讲堂”已然开学了,这样的活动每周都在举行。
休学期间孩子们在李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习垃圾分类
杭州滴水公益的王靓芳是这趟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从去年8月新版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上线以后,王靓芳就与大慈岩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志愿者陆续在上吴方村、李村村发起了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垃圾分类的宣讲课程,“农村里中年人都在忙于生计,真正能有时间去分类和监督分类的是老人和孩子,我鼓励老人和孩子一起来参加,然后让长辈和晚辈一起来教教这群不听话的中年人。”王靓芳笑着说。这样的“老少互动”也成功培养起了不少农村里真正参与到垃圾分类的中间力量,成为真正的“守桶人”。
“每天老百姓会将分类好的垃圾放到门口的分类桶,村里的保洁员会在下午之前挨家挨户的上门进行收集统一装到村口的垃圾分类点,再统一运送到集镇的垃圾站。”上吴方村是省垃圾分类示范村,守桶人方秀飞也简单的向我们介绍了村里垃圾分类的基本情况,“村里老百姓很简单,只要挨家挨户门口放一套桶,定时有人去收,还能换积分票。老百姓还是很愿意去做的。”从镇农办了解到,目前大慈岩镇已经向农户发放了垃圾分类桶3000余只,后期还将有3000多只分类桶将要到位,实现农户的全覆盖。
“家门口的桶”“村里的桶”“镇上的桶”,在这场战役中,保证好这三个桶无疑成为农村开展垃圾分类的基础。“发”和“撤”仅仅只是第一步,要真正实现“垃圾分类”,给老百姓装上“心里的桶”,需要法律和道德的刚柔并济,立规矩、树风气、讲文明。同时还要开放包容的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只有全民完成垃圾分类从“被动”向“习惯”的转变,才能真正让环保意识“入脑入心”,垃圾才不会随处流浪。
“在新奇引发的热议过去之后,垃圾分类要如何从时尚走向日常?”大慈岩镇负责文明创建的党委委员姚飞将农村垃圾分类比喻为做“有氧运动”。在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当中,与大部分公共事务一样,垃圾分类短期行动容易,长效推进不易,要形成真正的“长效机制”,还是要充分考量行政成本、社会成本等其他因素,通过自上而下的宣传动员,再到邻里间的互相监督,让它自身顺畅“跑”起来,也只有这样,一时的“兴奋劲”才会内化为“肢体惯性”。
这是大慈岩镇目前在做的,也是下一步需要继续完善和优化的。目前,大慈岩镇已经将“垃圾分类”作为乡村善治德治理中开展“新时代·邻里讲堂”的内容,下一步还将继续以开展基层宣讲、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等方式加强推广,培养更多日常生活中的“守桶人”,积极引导和监督村民定时定点准确投放,努力做到应分尽分、应收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