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变是时代的主题。
2019年,外界对萧山评价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变”,干部理念正在加快转变,城市能级正在借势嬗变,发展动能正在加速聚变,城乡面貌正在美丽蝶变,民生供给正在量质齐变,党风政风正在持续改变。
2020年,萧山不提新口号,不换新跑道,继续坚定前行。1月7日召开的萧山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萧山提出将一以贯之高质量打造“一二八”组合拳,主动接轨长三角,深度融入大杭州,高水平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奋力开创新时代萧山赶超跨越发展新局面。
三个期
当前的萧山,正处于机遇的叠加期、转型的关键期、攻坚的决战期。
机遇对一个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广州成功举办亚运会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了5到10年,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作为杭州筹办亚运的主战场、核心区,萧山最大的机遇,也是亚运会。萧山也把亚运筹备作为总牵引,通过“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打造国际都市中心区。
重大机遇敲响“萧山之门”的同时,萧山也处于转型的关键期。2019年,一项经济指标最能让人触摸到萧山“转型之硬”。R&D经费占比达到2.57%,较上年提高0.63个百分点。对传统产业集聚的萧山来说,尽管这一指标离杭州平均水平仍有距离,但相比以往平均每年提高0.1个百分点,这已是非常大的进步。今天的一小步,是明天的一大步。这当中折射出来的信号,无疑是萧山产业转型的“稳中求进、以进固稳”。
如果说过去的一年,萧山侧重于谋篇布局,接下来就是真抓实干。萧山有很多规划要实施,很多难题要破解,很多硬仗要打赢,尤其是亚运筹备的攻坚、产业转型的攻坚、城市建设的攻坚、环境提升的攻坚,都是硬任务。萧山唯有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拉高标杆,一切工作都突出最高标准、坚持最高质量、实现最佳结果。
面对“三个期”的阶段性特征,萧山大兴学习之风,以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推动大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贯穿全年活动,“四强四提”、“六个如何”之问、深度融杭“六接六区”工程,共通点都是思想的大解放。面对解放思想的大洗礼,萧山党员干部向课本学更向实践学。“周末选学”“机关夜学”成为常态,干部夜学260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25万人次,学习氛围相当浓厚,除湘湖大讲堂区级学习平台外,围炉夜话、拥江发展大讲堂等全新的学习载体不断涌现,为创新发展提供了肥沃的思想土壤。另外,萧山也深入开展“日常访+定向访”民情双访,累计走访群众14.7万户次、企业3700余家,解决问题4200余个。
三个年
新一年,面对“三个期”的阶段性特征,萧山将通过高水平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在更高起点谋求“二次创业”,“三个年”活动应运而生。“三个年”即大抓落实年、双招双引年、强基固本年,以此推动重点工作大突破、发展动能大提升和干部作风大转变。
“三个年”活动是一个统一整体,其中大抓落实是根本。重大机遇不断敲响“萧山之门”的当下,萧山唯有确保重大战略落地生根,对继续突破的“老大难”问题,必须“盯着干”。比如萧山经济最大的短板,是工业投资不足。但严峻的现实是,萧山连片的工业用地太稀缺,只能从存量工业用地做精准突破,在“连片盘活”上下功夫,否则萧山的腾笼换鸟将是一句空话。接下来,萧山也将探索工业用地的有机更新。事实上,过去一年萧山在腾笼换鸟上也取得不少突破,在全省率先实现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全覆盖,获评全省“腾笼换鸟”考核先进区等。
存量要突破,增量更需如此。新一年,萧山将把双招双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为城市集聚新力量,培育新动能,彰显新优势。除了全面落实“人才新政”25条,在扩大人才规模和招引高层次人才上齐发力之外,萧山“双招双引”的重中之重,仍然是大抓4286创新平台建设。令人振奋的是,萧山“双招双引”的重器之一——浙大国际科创中心启动区块(过渡区块)即将投入使用,项目一期工程也即将开工。接下来它也将在萧山打造两个重量级的公共技术平台,包括微纳尺度下的智能制造和高通量的生物技术。
如果说双招双引是关键,那么强基固本就是保证。“强基固本年”无疑是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夯实基层基础、队伍基础、社会基础,以新举措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以新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以新作风巩固良好政治生态。强基固本的背后,是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思维。在基层治理上,萧山涌现出宁聚蓝、平安钉、微信治村、村级智慧小脑等创新载体,杭州城市大脑萧山平台的“六个一”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数字驾驶舱3.0版上线发布,首获“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强基固本的另一维度,就是聚焦群众关切的民生供给,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事、破难题。比如去年萧山打好”回迁提速“攻坚战,安置房开工940万平方米、竣工240万平方米,回迁安置5431户,均创历史新高。
六大工作体系
2020年,萧山将构建“六大工作体系”包括新型城市化建设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生态人文培植体系、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和改革攻坚推进体系,奋力开创赶超跨越发展新局面。
——构建更具品位的新型城市化建设体系,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以亚运筹备为总牵引,通过“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全力备战亚运,建设智慧城市。这当中,萧山将全力以赴抓好亚运“三馆三村”及配套设施建设,打好“22688”交通大会战,打造市区一体化“半小时交通圈”。同时,高标准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萧山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确保空间向重点区域、重点平台、重点项目倾斜。
——构建更具活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萧山将坚持新动能培育、传统产业改造双轮驱动,大抓平台、抓大平台,大招项目、招大项目,大聚人才、聚大量人才,争当数字经济第一城排头兵,擦亮工业金名片,发展高能级平台经济,培植一流创新生态。特别在“擦亮萧山工业金名片”方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继续推进新一轮智能制造改造提升计划,加大重点产业链整合力度,强化“亩产论英雄”改革。
——构建更具底蕴的生态人文培植体系,建设美丽萧山新样板。萧山提出持之以恒打好美丽萧山建设十大攻坚战,提升全域生态环境,推进全域美丽建设,打造全域文化品牌。
——构建更具温度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刷出民生福祉新高度。萧山将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民生幸福之城。
——构建更具实效的共建共治共享体系,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萧山将创新基层治理,建设法治萧山,深化平安创建,探索和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构建更具创新的改革攻坚推进体系,形成开放融合新格局。萧山将深度融入大杭州,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强化区域合作,不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加快形成大气包容的开放局面,进一步激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这当中,萧山将积极推动钱塘江科创大走廊建设,形成市区两级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