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前,浦江置县时叫“丰安”,这是浦江的乳名,寓意社会物丰业富,百姓心安人旺。
10月6日,首届浦江乡贤大会落下帷幕。本次大会汇聚了海内外浦江人和助力浦江发展的各界人士共计288人。乡贤们以“乡聚千年丰安,贤绘诗画浦江”为主题,寻乡情、展业绩、聚力量,助推“水晶之都,诗画浦江”建设。
近5年来,浦江践行“两山”理念,经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垃圾分类”等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从“破”到“立”的里程碑式转变,生态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而今,浦江推进实体经济“二次创业”,提出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县,用一流的服务呼唤五湖四海的儿郎回归故乡。
家乡改革发展的新业绩、新面貌,增强了乡贤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浦江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下,浦江以召开首届浦江乡贤大会为契机和平台,邀请乡贤寻乡愁、品乡味、叙乡情。通过成立浦江县乡贤总会,加强乡贤的联谊互动,鼓励乡贤回归创业投资,进一步凝聚浦江乡贤的共识、人心、智慧和力量,共谋浦江发展。
千言万语唤儿归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0月4日,从浦江走向五湖四海的乡贤,陆续回到故乡,一起参加浦江县乡贤总会成立大会,并分两组对浦江非遗馆、博物馆(书画展)、东街(西街)、治水馆(城市规划馆)、文景园等进行考察,感受家乡近些年的发展与变化。
浦江县乡贤总会由浦江籍或在浦江就业创业,品行好、有声望、有影响、有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热心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贤达人士组成,包括各类专家学者、党政军干部、工商界人士、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等本地精英、外出精英和流入精英。去年6月份,浦江研发并上线了浦江县乡贤信息管理系统,将散落的乡贤信息进行了排摸归整。截至目前,该系统共录入乡贤5700多人。
“看到很多乡贤都在为家乡做贡献,其他乡贤也坐不住了。”浦江县统战部负责人满怀激情地说,去年,湃桥村乡贤,鲲鹏建设集团董事长毛晨阳,为争取湃桥村美丽乡村建设引入省财政一事一议补助项目,利用公司总部在杭州的优势,出了不少力。
乡贤反哺家乡,俨然已经成为浦江的一股潮流。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浦江县统战部负责人的回答很简单——“乡情”,用“乡情”让乡贤感受到“家”的温暖,用千言万语的“乡情”唤儿归。
2018年大年初一开始,浦江就以村级、乡镇(街道)为单位,定期邀请乡贤参加座谈、调研,一年确保有“两个半天”的活动时间。除此之外,浦江还成立了村级基层乡贤会和乡镇乡贤联谊会。
10月4日浦江县乡贤总会的成立,让这个乡贤组织三级网络形成了完整体系,全县乡贤都有了“家”。同时,浦江县统战部积极搭建“两会两站”,即乡贤分会、商会、人才联络站、招商联络站,现已成立“两会两站”的有上海、北京、粤港澳,并运用“微信群”完善乡贤组织形式,形成云联系平台,目前浦江县共有各级乡贤微信群300多个。
在此基础上,浦江县还配合“联系关爱”等制度,县主要负责人在节假日带头走访乡贤及乡贤家人,让乡贤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同时,邀请乡贤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鼓励引导他们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反哺桑梓、泽被乡里,助力浦江经济社会发展。
多年没有回老家了,2018年新春,乡贤郑秋甫回黄宅镇参加家乡组织的乡贤会。“回家的感觉真好!家乡的变化真大,我几乎认不出了。”他说,不管走多远,始终没有忘记家乡,那是他永远的根脉所在,那里有他挥之不去的乡愁。
白马镇党委书记金家华最近也在琢磨“乡情”二字,如何勾起乡贤们的乡情:“很多乡贤的老宅已经破旧,甚至已经没有老宅,我们打算帮助乡贤把乡居重新建起来,让浦江与乡贤的联系更加紧密,真正成为乡贤的‘家’。”
除了让乡贤回浦江感受到“乡情”,浦江还通过异地商会建设,让在外乡贤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今年宁波浦江商会统计的数据,在宁波经商的浦江人有5000多人,我们本来没想到宁波有这么多浦商,商会就像浦江人的娘家,有了这个组织大家就聚在一起了。”浦江县工商联主席朱有许说,截至目前,浦江已经在全国各地成立18个异地商会,这些异地商会不仅是在外乡贤的“家”,也成为他们招商引资的联络点和好抓手。
五湖四海儿郎回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浦江素有“万年上山、千年郑义门、百年书画兴盛地”的美誉,浦江义门郑氏传承千年,诠释何谓“乡贤”:郑氏族人出则为官清正,造福一方;归则和睦乡邻,反哺桑梓,义门郑氏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江南第一家”。《郑氏规范》所承载的道德自律、社会教化、乡村自治等文化意义,堪称乡贤参与地方治理的典范。
去年下半年,浦江乡贤于立鹏带着收购的杭州杭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机股份),宣布从临安搬迁回乡落户浦江,让业界为之一动。
于立鹏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浦江人,在杭州创业成功后,2017年收购了浙江百年老企业杭机股份。自此,这家百年企业,因为一位思乡人,与百年书画之乡开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去年4月,浦商大会期间,浦江县招商局得知杭机股份因杭州临安区规划调整,需要在2019年9月底前搬迁。于是,浦商大会结束后,浦江县领导第一时间带领招商局,匆匆前往杭机股份考察对接项目,考察结束,浦江县招商局马上成立工作组,讨论引进方案,一次次实地洽谈。
“当时知道要搬迁,我第一设想就是回到家乡。”于立鹏说,当时他特地带着团队赶来浦江考察,对家乡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感到十分欣喜。经过多次洽谈,于立鹏表达了来浦江投资的意向。“浦江准备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希望你能作为浦商回归浦江投资,但我们不勉强,你在哪里发展,我们都为你骄傲。”不久后,于立鹏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说话的是浦江县委主要领导,电话中流露出的殷切期盼与祝福感动了他。很快,于立鹏便带领他的经营团队踏上回家的路。
于立鹏带着杭机股份回到家乡,更是因为浦江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给予了最贴心的服务。得知杭机股份对企业搬迁最为顾虑的是时间问题,浦江县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召集各相关部门进行多次协调,处理供地政策问题,倒排建设项目工作时间表。
“对于每个乡贤回归的项目,我们都会建一个各部门组成的沟通群,并配备一位代办专员,企业需要办的事项只要在群里提问,就会有部门解答,专员全程代办。”浦江县投资促进中心副局长杨攀峰说。浦江开发区工作人员赵婉霞就是杭机股份的代办专员,杭机股份在浦江涉及的临时用水、用电、清表、土地征用、规划证土地证办理等事项,都由赵婉霞代办。“他们给我感觉不像政府工作人员,更像是我们企业的内部员工,方方面面都为我们着想。”于立鹏说。
该项目计划于2019年底前完成建设,预计有年产近3000台智能磨床产品的能力,年产值超5亿元,年利润超5000万元。不仅如此,杭机股份是浦江对接杭州产业梯度转移的首个项目,对推动浦江实体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这个行业进入浦江以后,能够产生‘蝴蝶效应’。”于立鹏直言,首先,他会让围绕企业的一些供应商往浦江迁移,产生行业集聚作用,现在已经有一些配套产品生产企业与浦江开发区洽谈。其次,杭机股份会以自身在制造业上的严格要求,对浦江乃至于金华整个制造业产生一定的提升作用。
看到家乡这些年的发展,五湖四海的浦江人都回到家乡,除了企业家乡贤带回项目和资金,各行各业的乡贤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反哺家乡。
乡贤黄尚渭是上海鑫广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鑫广绿环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不仅带着项目回乡投资,还带领上海浦江商会会员回浦江考察项目,促成浦商回归。去年,他又为老家檀溪镇梅溪村发展出资80万元,修建檀溪镇梅溪村文化礼堂,为村民打造精神家园。黄尚渭说,作为一名浦江人,回报家乡、反哺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事业发展做出贡献是自己的一份责任。
乡贤郑可集是义门郑氏的第二十八世孙,他爷爷是东明书院的教师。郑可集一直关心和支持郑义门的保护、开发、建设。多年来,郑可集一直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支持家乡的养老、公益事业。为支持“江南第一家”开发建设,累计捐款200余万元;为乡村居家养老,累计捐款50余万元。
共建浦江家乡兴
首届浦江乡贤大会还举行了重大投资项目签约仪式,更多在外乡贤选择带着项目返乡,回到家乡“二次创业”,助力家乡打赢实体经济翻身仗。
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2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54.35亿元。签约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占比最大,为18个,计划总投资39.35亿元;文旅项目两个,计划总投资45亿元;现代服务业及坡地村镇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70亿元。
乡贤陈必寿是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近些年,上海三思承担了港珠澳大桥全线LED照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LED显示屏等大型工程。
其实,陈必寿早在2008年就回浦江创办了浦江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从2015年起,上海三思逐步将陶瓷烧结生产线、LED球泡灯生产线等搬迁到浦江生产基地。浦江三思公司灯具生产线正式投产后,第一年产值1000余万元,税收260万元。2018年,浦江三思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同比增长300%。
想企业所需,急项目所急。8月初,因近期订单猛增,浦江三思遇到临时用工短缺难题,浦江开发区对应的网格片和网格员周昀通过对接县人力社保局和义乌市的劳务公司,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企业招聘到临时用工80余人。
“按照我们这样的发展速度,原有厂房已经不够用了。”浦江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厂长程爱群说。就在前几天,浦江县发改委联合环保、水务、建设等相关部门,和代办专员周昀一起,就三思新签约项目拿地及开工事项联合上门对接服务,明确审批需要的资料与流程,并落实项目代办员制度,以“拿地即开工”为目标,尽量缩短拿地到审批的时间。
“以前我们招商都希望是大项目大财团,去年开始我们转变思路,重点区域放到长三角,选择自身有基础的衍生产业,群体就瞄准在外浦商。”浦江县工商联主席朱有许说,一段时间下来,效果渐渐显现。根据浦江县投资促进中心的数据,今年浦江共引进18个项目,其中11个是浦商回归项目。
朱有许说,敢于请乡贤回乡投资,也得益于浦江近些年生态环境的改善,乡贤返乡的时候眼前一亮,绿水青山小溪潺潺,让他们找回了小时候的感觉,勾起了乡情。
软环境就是硬实力。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浦江坚持“企业创财富,政府创环境”的理念,着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县,对返乡乡贤给予最大支持,让乡贤在家乡投资放心、发展舒心、生活安心。
家乡为乡贤返乡做好各种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乡贤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反哺家乡,蔚然成风。共建浦江家乡兴,联系起这些的都是“乡情”二字,是“家”的温暖。
无论是返乡的乡贤,还是浦江的市民,从浦江郑家坞出口上下高速,浦江三思生产的路灯驻立351省道两侧,为五湖四海浦江人照亮了返乡之路,也为浦江人走向全国各地掌灯。
“反哺桑梓,泽被乡里”。一批批浦江乡贤,将浓墨重彩地在千年丰安大地上描绘出“诗画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