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庆丽 通讯员 陈伊言 夏赟 孙鹏飞)浅灰的水泥墙面、黑色瓦片屋顶以及原木的立柱和横梁……这是记者在景宁英川镇英川村看到的一座公厕。而前不久,这里还是菜地和露天旱厕。“全部费用仅需10多万元,比新建一座公厕节省一半以上资金。”英川镇镇长助理刘道勇告诉记者。海拔600多米的英川村,集体经济有限。在农村公厕的建设上,村里就地取材、节省资源,既省下了不少建设资金,也让它们与村庄整体风貌保持协调。
经济、适用、美观、生态,本着这样的原则,今年3月以来,景宁的“厕所革命”将目光放在了散落在山间的老旧房屋及废弃的猪圈、牛栏和露天旱厕上。眼下,一座座清爽、洁净的农村公厕,成了美丽畲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这是猪圈和旱厕,今年7月以后彻底变了样。”古沙湾镇沙湾村村民柳月香站在自家附近一座古色古香的公厕旁自豪地说道。在她身后,公厕的淡黄色外立面和青砖黑瓦的屋顶,与周边的老宅、梨树、菜畦彼此呼应。公厕内,独立厕位间、冲水设施、拖把池、洗手盆等一应俱全;门口悬挂的3个公示牌上,则将公厕的保洁制度、管理制度以及厕所长和保洁员的相关信息一一列明。
以推进“厕所革命”为契机,不少村庄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向着乡村振兴的方向大步迈进。“一年来,我们鼓励各个村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还积极整合包括省‘一事一议’、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各项资金,并积极引导乡贤回归,参与农村公厕建设及改造。”景宁县农办相关负责人严明介绍说,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农村公厕的生态化改造445座,完成改造率达100%。不仅如此,每个公厕还配备有专职保洁员,由村镇干部担任厕所长督查公厕保洁情况,确保“建好更要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