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31日,萧山区新街街道江南、盈中两个征迁区块完成300余户农户的评估签约。
300余户,与周边宁围、北干等兄弟街道的征迁体量无法比,但对萧山中心城区的“新成员”新街来说,这一次“试水”成功了。
新街距离上一次征迁,已有七年之久。眼下,很多拆迁经验丰富的老干部相继退休,年轻干部很多又没有大征迁的实战经验。面对这些棘手的“现实”,“七年之后第一次大征迁区块定在哪,征迁人员怎么配,征迁政策怎么出”,是摆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面前的一道道未解的难题。
可以说,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对新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汤卫来说,他的内心是忐忑的。他和他的街道机关干部团队,每天坚守在征迁指挥部,不断研判、不断分析、不断解释政策、不断答疑,一个个“不断”背后,是对这次“试水”的重视,更是对“阳光征迁”政策推行的担忧。
但现在,汤卫的担忧终于可以放下了。继今年首次征迁签约成功后,街道又将开辟新的战场,于年内启动第二轮征迁,涉及江南村机场城市大道南北两侧和新盛村沿地铁7号线区块,预计涉及800余户农户。
“第一轮征迁中,我们立好了规矩,这是最大的成功。”汤卫说,以往征迁,一些农户存在着这样的想法——多熬几天就能多赔一点,各种“讨价还价”让很多签约集中在凌晨来完成,同时突击装修、违法搭建横行。不过这一次,街道采取了“不加钱”的阳光征迁政策,政策公开透明,所有奖励、补偿一次到位,这意味着,征迁工作组以往有的“自由裁量度”被取消了。另外,街道也提出了无装潢和无违建的保底奖励。
不过这一轮征迁中,也有工作组反映,有个别钉子户,能不能再给些“政策”。“但党工委、办事处决定,不讲究一时的速度,不能为了一两户而破坏立下的规矩。”汤卫说。
这一次“试水”成功,不仅炼好了“新街铁军”,更为未来三年涉及7000余户的城中村改造树立了一个样本。
新街区域位置特殊,被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北区块、桥南区块和临空经济示范区“包围”着,将近1∶3的外来人口比重在当地的村子里衍生出各类社会、环境问题。当地一村干部表示,“脏乱差”低头可见,曾经多次的治理都是治标不治本,似昙花一现。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让我们容不下污浊之水,容不下隐患之火,容不下秩序之冰。
而城中村改造的推进,让“水火冰”三重难题的破解有了切入点。
未来三年,借着机场城市大道经济带建设的东风,新街将聚力打造都市商贸新区,沿着地铁7号线,楼宇、商业综合体、酒店、科创园等将勾画出一个新颖的都市经济轮廓。特别是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新街完善体制后,新街将成为开发区产城融合的重要承载地。目前,开发区与街道“产城融合”的规划已在制定中,一个别样精彩的城市新区将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