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9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钱祎 通讯员 宋朵云 王玥)9月23日上午10时许,一场另类的金融借款纠纷案件庭审在杭州上城法院基金小镇人民法庭上演:“请大家安静,下面宣读法庭纪律……”一个温柔的“女声”响起,却不是法官袁翠玉,而是辅助法官一同办案的AI法官助理“小智”。在“她”的协助主持下,庭审笔录同步跳动更新,双方口语化的表述被转化为完整语句,还有贴心的重点内容突出显示。而随着庭审推进,屏幕上还同步出现了证据分析展示、庭审争议焦点归纳、案件风险点提示、涉案借款本息金额计算等,裁判文书一栏里的判决书稿也在自动生成,并逐步补全完善。
有了“小智”的帮助,远程在线连接的原告被告有序发表诉辩意见,法官则能更集中精力审理案件难点。
近年来,金融产业高速发展,法院审理的金融类案件数量不断增长。为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服务浙江金融高质量发展,省高院联合浙江大学、阿里巴巴等,去年4月启动智能化审判研发,并于今年5月在上城法院试点研发“人机共融、智审速判”的全流程金融案件智能审判模式,被称为“凤凰金融智审”,首创AI法官助理“小智”,实现了金融借款案件从传统审理向全流程智能审理的革命性转变。
记者了解到,此次庭审是“小智”从实验室孵化后在全国法院的首秀,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浙江司法实践中的重要突破。
省高院审判管理处处长陈增宝介绍,综合庭审情况,“小智”会智能预测裁判结果,实时生成裁判文书,法官审核确认后即可当庭宣判。“小智”还会将裁判文书送达诉讼各方,并将电子卷宗分类归档,“从开庭到宣判只花了30分钟,过去至少要40天左右,在‘小智’的辅助下,今后此类案件当庭宣判将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