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小城市 > 姚庄 正文

嘉善姚庄:“番茄村”掀起转产转业潮

2014-04-21 08:52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吕玲 通讯员 万建

  #!time!#眼下,在嘉善县姚庄镇北港村,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几百亩西红柿正陆续采摘上市。如今,在这个已有25年西红柿种植历史的小村庄里,不少原先从事养殖业的农民自觉转产转业,选择投身西红柿种植事业。目前,全村西红柿种植面积已达1500亩。

  据了解,自去年姚庄镇开展“三改一拆”工作以来,北港村的违章猪禽舍清理拆除面积已达40000多平方米。在不少拆除猪禽舍后复垦的土地上,一座座西红柿大棚拔地而起。“现在,空气清新了,河道干净了,村里的环境也好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里的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周边环境悄然发生的变化。

  走进北港村,在乡间小道两旁的田地里,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全都种着西红柿。“一般都是两季番茄、一季水稻轮种。”今年61岁的李玉林刚从大棚里干完农活出来,他告诉记者:“种番茄尽管辛苦,但比养猪稳当多了。”这一晃,他已经告别养猪这个行当许多年了。“养了6、7年的猪,风险太大,亏过几次本,2005年把自家猪棚出租给了外地养猪户,自己承包了5亩地种番茄。”李玉林说,养猪对环境污染实在严重,那些年连河道里的螺蛳都死了……

  一个月前,他家400平方米的猪舍被夷为平地,李玉林当即决定在复垦的土地上再搭建一个西红柿大棚。他说,北港村是嘉善有名的“番茄村”,拥有从育苗到种植一整套成熟技术,他自己也已掌握了丰富的番茄种植经验,而销路更是不成问题。据悉,自从该村成为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从江浙沪等地慕名前来的收购商络绎不绝,村里的种植户几乎足不出户,就能解决西红柿的销售问题。

  据了解,北港村的西红柿品种优、产量高,具备成熟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同时,嘉善天品果蔬、绿和果蔬、棚友果蔬等专业合作社也为该村农户直接提供嫁接苗培育、番茄销售等系统服务,种植大棚西红柿无疑成为畜禽养殖户转产转业的最优选择。

  北港村村主任李昌全告诉记者,去年村里种得最好的农户总共赚了20万元,总体经济效益比养猪养鸡好,尽管今年产量有所下降,但每亩也能净赚1万多元。如今,更多的养殖户投入到了西红柿种植行业中来,大家都说,只要技术过关,人再勤快点,转产转业其实没什么可怕的。

  去年底,北港村星火片村民孙五荣家拆除了近2000平方米的鸡舍,开始效仿周边农户种起了大棚西红柿。孙五荣告诉记者,养了3年鸡,最多时有1万多只,可几乎每年都要经受禽流感的侵袭,光去年就损失了3万元。“村里为我联系了合作社、西红柿种植户对口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帮我在复垦后的鸡舍及周边地块种植了8亩大棚西红柿。”有了村里的帮扶,孙五荣的转产转业之路走得踏实多了。

  自从告别“闻鸡起舞”的生活之后,孙五荣一家的生活质量着实提高了不少。“养鸡时在鸡舍边搭了简易房,一家人整整住了3年。”回顾过去的生活,孙五荣颇为感慨,尽管现在种大棚依然辛苦,但好在周边农户种植经验丰富,加之村干部的关注和支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他感觉压力没从前那么大了。今年初,孙五荣还赶上了春季西红柿价高量少的好时机,赚了3万元,尝到了转产转业的甜头。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陈丽丹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