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小城市 > 景宁县城 正文

八年来,上百名宁波教师赴丽水景宁县支教

2015-01-15 14:07  来源:宁波晚报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施莎璐

  杨秀英在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杨秀英供图

 #!time!#    1月11日中午,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郑坑乡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每人都收到了由宁波下应中心小学捐赠的冬装和书包。据悉,像这样两地间的爱心传递,时常发生。

  “我们非常感谢宁波,不仅每年都会给我们提供十多名优秀的支教老师,这些老师还发动了宁波的爱心人士与我们的学生结对助学。这些年,宁波人的爱心源源不断地传递到我们孩子的手中。”景宁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优秀教师赴景宁支教

  景宁郑坑乡小学地处山区,海拔千米,离县城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因为条件艰苦,很多人都不愿意来,学校经常出现师资不足的情况。

  “条件确实很差,刚开始挺不适应的。但当我看到孩子们流露出的那种渴望学习的眼神时,一种责任感就油然而生。虽然支教时间只有一年,可我已经把心留在这儿了。”昨天下午,在景宁县郑坑乡小学支教的宁波下应中心小学教师杨秀英跟记者说。

  杨秀英是下应小学的第二任支教老师,去年9月,她到郑坑乡小学支教,给三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上科学课。

  支教生活很苦,对每一个老师来讲都是考验。“记得刚进教室上课,这里所用的黑板就让我吃惊,黑板是那种粗糙的与墙体连在一起的,高低不平,上面还有各种涂料的痕迹。粉笔质量也很差,写字后粉尘乱飞。在这里上课,完全是一支粉笔的天下,因为没有更多的教具了。”这是另一名支教老师舒玲萍写的日记。

  记者从鄞州区教育局了解到,像杨秀英、舒玲萍这样的支教老师,还有12位,他们来自鄞州区各个学校,现分布在景宁县的各个学校里。

  2007年12月,鄞州区启动了与景宁畲族自治县对口的支援工作,每年会派出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到景宁县开展“名师结对”、“支教、送教”等活动,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新的课堂模式带到偏远地区。

  八年来,已有上百名来自鄞州区的老师走进景宁支教。

  支教老师牵起更多爱心

  在支教的同时,老师们陆续发动宁波的好心人与当地的贫困学子结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上千名贫困学子得到了资助。

  “如果不来这儿,都不知道这儿的孩子有多苦。住宿生只有每天晚饭时才能吃到学校提供的免费营养餐,所谓的营养餐也很简单,周一到周五的菜单,基本就是肉+蔬菜烧在一起。条件好些的学生会到校门口买包子,但多数学生还是在校用餐,早午饭的菜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一般就是咸菜和酱菜,能吃一个星期。看到这些,你一定会忍不住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有一个好的条件。”讲这话的是李斌军,是宁波雅戈尔小学的一名老师。

  四年前,他在景宁南乡中心小学当一名支教老师。南乡中心小学算是景宁县偏远的地方了,海拔千米,离县城还有50多公里的山路。

  在支教的同时,李斌军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呼吁给这儿的孩子献爱心。2011年春节,110个孩子收到了来自宁波人的爱心,甚至还有市民自驾赶到景宁,与那儿的孩子结对,让数十名孩子圆了读书的梦想。

  俞孟立是下应中心小学的老师,也曾在景宁郑坑乡小学支教过。虽然早已结束了支教生涯,但他没有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去年12月24日,俞孟立再次回到这所学校,让3名贫困学子与下应中心小学的老师结成对。

  在支教老师们的呼吁下,宁波人的爱心一直在延续。曾有一位市民去过景宁南乡中心小学,发现学校的操场十分破旧,回来后,他发动更多的人,先后给该校资助10万元,造了一个新操场。

  去年,在景宁标溪乡校,有宁波人建立了景宁首个多媒体教室,并捐赠1000多册书籍和多个书架。也是在去年,曾在景宁支教过的老师们联系了企业捐资5万元,购买了20台笔记本电脑,建立了景宁首个电子阅览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每一个支教老师的背后,都有一个个动人故事。

  “我们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感到必须要帮助孩子们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宁波是一个爱心城市,市民们的爱心是我们最好的大后方。”多名支教老师告诉记者。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