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继“笑哈哈皮草工厂店”、南阳陆兵砂石场等拆除之后,昨天,记者在320国道崇福段北面入口处看到,占地25亩的虎啸水泥厂老厂房也已拆除,不久将建起一块休闲绿地。至此,国道沿线7处企业违建全部拆除,总面积达27048平方米,给崇福镇腾出了新的发展空间。桐乡市委常委、崇福镇党委书记徐鸣阳表示,要把拆迁、拆违与城市有机更新结合起来,推动沿线环境大变样,吸引产业项目落地,把320国道镇区段打造成一条时尚产业的发展大道、惠民大道。
320国道是全市历史最久远的道路之一,虽几经拓宽,但在利益驱使下,两侧形成了许多老违建。许多市民感叹,沿着国道往南,沿线的形象落差很大。
路面平整干净,两侧树木成林,农民新村沿路而建,户外广告规范有序……近年来,6公里长的国道崇福镇区段几经整治,道路得以拓宽,绿化得以补充,一些钉障得以清除,沿线形象特别是镇区段北侧入口处大为提升,受到周边群众的一致称赞。“当初我们的新村点安排在这里,许多村民还心有疑虑,看到镇里下大力气把国道整这么好,越来越多村民自发要求集聚到这里。”
环境整治是为了回应百姓对美的期许,也是小城市发展的需要。今年,崇福镇再次下定决心,要举全镇之力对国道镇区段沿线遗留下的“老大难”、“低小散”等集中清除,并将整治的触角延伸,投资两亿多元开展全线大整治。一方面对凤鸣街道新农村至崇福景卫段实施路面提升改造,将道路拓宽到51米,主干道两侧将增加5米的辅道以及4.5米景观绿化带。另外,对国道镇区段沿线新腾空的土地,或补上绿化,或引进皮草丝绸等产业项目,比如将木材市场拆除,改造成皮毛原材料市场,以整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实现多赢局面。
以环境整治为契机,催生环境大变样,拆改结合推动小城市有机更新。国道沿线的一村庄曾经由于在征迁方面无法与政府达成意见,十几年来村庄面貌破、旧、乱,村民积怨较深,这也给国道整治带来难题。为化解这一难题,崇福镇提出“将整治与旅游结合”的思路,借该村紧挨崇福古镇区又具备自然生态的优势,通过环境整治、旅游开发、群众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将该自然村落改造成一个环境优美、空间丰富、活力有序的民宿文化村。看看未来村庄的效果图,听听民宿文化村的运行模式,许多村民纷纷主动找到镇干部谈设想和建议,支持整治与开发,让整体局面得以扭转。
“环境整治不仅要让群众见青山绿水,还要让百姓收获金山银山。”徐鸣阳告诉记者,前期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国道整治特别在攻克难点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来,还将参照省城市规划院对320国道所做的整体规划,逐步实施补绿、拆违、改造等工作。